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近日從福建泉州檢驗檢疫部門得到數據,今年一季度泉州轄區共出口水產品142批、5185.6噸、貨值1338.3萬美元,批次、貨重、貨值同比分別減少49.1%、62.8%和45.3%,水產品的東南亞市場形勢十分嚴峻。
東南亞地區作為泉州水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2011年泉州僅出口印尼、菲律賓的水產品貨值就高達4124.9萬美元,占整個轄區出口水產品總貨值的49.0%。據調查,一季度泉州出口水產品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從去年開始陸續實施進口水產品配額限制措施,我國輸出上述國家地區的水產品均須獲得配額后方能進口,而目前轄區內的大部分出口水產品企業雖積極與進口商協商爭取官方進口配額,但效果欠佳,目前已取得水產品配額企業寥寥無幾,此乃東南亞水產品出口大幅下滑的主因;二是隨著國際金融和歐債危機進一步持續,東南亞市場受到波及,景氣指數明顯下滑,今年的訂單數與去年同比明顯下降,而且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利潤明顯縮水;三是原料短缺,企業的出口成本大幅提升。
“我們將協助企業以抱團方式努力爭取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配額許可,力保傳統的東南亞市場不丟失;引導水產品企業積極開拓除印尼、菲律賓之外的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全力支持企業如安溪易利、日祥、富鴻、瑞興等企業改擴建生產線,開展出口水產品深加工,增強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幫扶有條件的水產品企業加快備案,努力營造良好通關及競爭環境,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泉州檢驗檢疫部門相關負責人說,針對上述現象他們正積極配合企業加強應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