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6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出口量301.5萬噸,出口額93.6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4%和18.7%;水產品出口額占農產品出口總額30.2%,繼續位居大宗農產品出口首位。但是,藥殘事件表明,局部地區的個別品種仍然存在著質量安全隱患,加上進口國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水產品出口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
山東、廣東、遼寧、浙江、福建、海南居出口前六位,六省出口額占水產品出口總額的91.2%。2006年,我國水產品出口克服了國外技術壁壘影響和生產成本上漲壓力,雖經歷了較大的波動,仍然實現較快增長,全年出口增幅同比增長5.7個百分點。水產深加工方面的增長較較顯著,2006年深加工對蝦出口占對蝦出口總額的83%,同比增長53.4%。
同時,我國水產行業協會在規范水產品出口秩序、應對國際貿易糾紛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東塘魚協會在發生輸港活魚檢出孔雀石綠藥殘事件后,立即組織對會員養殖場進行調查,并待港方查明真相后,代表全體會員與香港方面及時交換了意見,維護了內地養殖企業的合法權益。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