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專家指出,海參和其他生物一樣,遺傳基因對品質的影響很大。近年來,隨著海參養殖面積的擴大,產量的增長,種苗問題受到了廣泛重視,國家農業部在推進水產養殖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專門把原良種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提到了日程上來。國家級海參原種場就設在大連,在大連盛產刺參的長?h獐子島鎮,有一塊海域被有效地隔離,從未投過人工培育的苗種,所有刺參全部為野生種群,獐子島也就自然成為了我國優質刺參苗的提供區。
北緯39°,寒暑交界的地帶,是世界公認的最適宜海洋生物生長的緯度和海珍品原產地。北緯39°,橫貫獐子島及其周邊海域,因此造就了“天然獐子島,自然好海參”的佳話。很多消費者都知道獐子島的刺參品質優,首先源于它獨具特色的地理位置———北緯39°。
海參有個與眾不同的特性———“夏眠”,每到夏季,海參就躲到海底的石縫下不吃不喝,直到秋季才逐漸活動,天氣越冷,水溫越低,海參活動越是頻繁。因此最好的海參采捕季節是每年的9、10月份,這時海參夏眠剛剛結束,體內雜質少,體壁肥厚,營養價值極高,加工出成率更可觀。按照國家質檢總局167號對大連海參地理標志保護的公告規定,大連海參生長的環境要求:位于東經120°58'至123°31',北緯38°43'至40°12'之間;海水平均溫度12.1℃,最高25℃,最低1℃;潮差1.5米至2米(最大4米至4.5米);鹽度垂直分布一致,平均30‰至32‰,營養鹽含量豐富。正好位于這個緯度的獐子島及其周邊海域,更是符合了公告規定中所有的要素。在這里出產的刺參呈圓筒狀,背面隆起,上有4至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疣足(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很規則的3縱帶;口偏于腹面,具有觸手20個;呼吸樹發達,但無居維氏器;體色呈栗褐、褐、灰綠等色,俗稱遼參、刺參。
目前,消費者只有在認清產地的基礎上,通過貨比三家,來最終選擇你所需求的好海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