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全省蝦稻連作經驗交流會和漁業富民行動推進會召開后,安慶市積極貫徹落實省農委會議精神,按照省農委組織實施“龍蝦進稻田、斑點叉尾鮰進水庫、河蟹進湖泊”三進工程的要求,積極推進龍蝦進稻田工程。
安慶市局就貫徹省農委“三進”工程情況專程向市政府和市農委主要領導匯報,爭取了各級的重視與支持,并深入各縣(市、區),分別與漁業主管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對落實省農委“三進”工程進行了全面部署,結合該市實際,決定2007年在全市實施“兩擴兩進”工程,即擴大河蟹生態養殖規模,擴大網箱養黃鱔規模,實施龍蝦進稻田工程、鮰魚進網箱工程。其中重點實施龍蝦進稻田工程,將其作為促進新農村建設,實現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抓手。市局領導分片帶隊奔赴各縣,對重點示范點、片進行了跟蹤,對全市適合發展蝦稻連作的低洼圩田資源進行了詳實的摸底調查,經初步統計全市面積達40萬畝以上。近期,結合“立足第一方陣,實現兩個率先”主題教育活動,市局組織開展了“水產科普宣傳周”活動,分別在宜秀區羅嶺鎮、大觀區海口鎮、迎江區長風鄉舉辦了三期“龍蝦進稻田培訓班”,受訓人員達200人次。通過抓宣傳培訓、跟蹤落實、試驗示范、苗種繁育等四個環節,扎實推動蝦稻連作模式在安慶市的應用推廣。
樅陽縣成立了全縣蝦稻連作工作領導小組,分管縣長親自擔任組長,制定出臺了《樅陽縣蝦稻連作實施方案》,計劃2007年3月份前舉辦培訓班6期,培訓養殖能手300人,建立示范點2處,示范面積2000畝。縣政府專門拿出5萬元資金,作為推廣示范經費。2006年12月12日,縣人大、政府、政協等幾大班子領導親自到會宮鄉慶華村蝦稻連作示范點上進行檢查指導。12月26日,全縣首期蝦稻連作培訓班開班,60余名漁業工作者、重點鄉鎮負責人和部分養殖大戶參加了培訓。目前,該縣已在會宮鄉慶華村、陳瑤湖鎮楊圩落實面積千畝以上的規模示范片二處,示范面積2000畝。
太湖縣注重典型示范和宣傳培訓工作。該縣江塘鄉何墩村農戶周會保2006年在30畝低洼稻田發展蝦稻連作模式,投放蝦苗10公斤,收獲龍蝦1100公斤,稻谷12500公斤,因養龍蝦實現畝增收666元的收益。在他的示范帶動下,2007年該鄉有20多戶農民計劃發展蝦稻連作,面積達2000畝,其中何墩村就達1600畝。縣水產局因勢利導,對周會保的創業行為給予了高度評價和經濟獎勵,并在該縣舉辦了一期龍蝦、鮰魚、黃鱔養殖實用技術培訓班,參訓農民達100多人。
宿松縣積極探索池塘龍蝦養殖和蝦苗繁育新技術,尤其是在龍蝦人工誘導繁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選育出3萬只抱卵蝦進行人工孵化,首批蝦苗已成功孵出,得到省漁業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大觀區行動快,示范點建設落實好。該區已在海口鎮建成規模化示范基地100畝。截止目前,全市已落實蝦稻連作示范點片共20處,總面積9000余畝。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