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將石頭、廢舊漁船以及框架式水泥構件沉入海底,在海底給魚兒筑起“安樂窩”。記者今天從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采訪獲悉,青島首個人工魚礁
項目——馬兒島海域人工魚礁建設項目將啟動,未來4年內,青島市將通過投放大量人工魚礁的方式建設“海底森林”,為魚蝦及貝類提供庇護、棲息、索餌及產卵場所,形成“萬畝海洋牧場”。
據介紹,近年來,海洋水生動植物棲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致使近海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導致傳統漁汛基本消失。針對這一現狀,按照《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要求,堅持資源養護與修復并重原則,為修復和保護膠州灣海洋生態資源,青島市決定采取國際公認有效的設置人工魚礁培育漁業資源的方法,即把廢舊漁船及相關水泥構件沉到海底,營造海洋人工生態系統。
據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人工魚礁主要采用框架式水泥結構、廢舊船只、廢舊車輛、人工投石等,投入25—40米水深處,形成人工魚礁,然后在上面植上生長速度極快的巨藻(高峰時1天能長1米),吸引魚、蝦、貝類等海底生物自動聚集棲息到這種魚礁、巨藻形成的“海底森林”里面,形成適宜魚蝦生長的“海洋牧場”。
據介紹,該市計劃建設的馬兒島海域人工魚礁建設項目位于即墨市大管島至馬兒島海域,計劃建設人工魚礁6平方公里,由50個小礁群組成,投放各種類型(三角形、四方形、梯形、瓦楞形)礁體共640個,總投放量達到20萬立方米以上。據悉,該項目將歷時4年完成,計劃投資3500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