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步入春耕時節以來,雖然農家開始了忙忙碌碌的農事,漁需農資實體店的營生卻有點兒“清冷”。店主人老趙有點坐不住了,走過幾家同行點堂,那里的營銷倒是開始熱絡了起來,特別是西街頭的黃老板,自己還當起了送貨員,見面沒說上幾句“閑話”,就麻利地啟動電瓶三輪車,屁顛屁顛地給鄉下的一家漁業合作社送漁需物資去了。
第二天,他又對鎮上八九家漁需農資店挨家走訪一遭,意在了解一下市情,看看別人家的“生意經”。一天走訪下來,老趙徹悟,他對兒子媳婦說:“別以為那些老道的生意經沒活路,‘笨招’也能‘富店堂’,看看人家,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地站在實體店,做實在生意!”
那么,老趙所說的“‘笨招’也能‘富店堂’”,究竟有哪些“訣竅“呢?原來,這些所謂的“笨招”術都是漁需農資實體店里那些年來的“看家本領”——點銷,天女散花收效。
有家做漁需物資銷售營生的門店,在本地有著十幾年的經營積淀,“門客”多,“貨道”廣。這里還是蘇南地區淡水漁業生產的重要基地,水產養殖是這里農業經濟的長項,一年到頭的魚藥、漁具、漁飼等漁需物資銷量可觀。不過,去年的螃蟹、成魚水產銷售不暢,價格暴跌,許多漁農虧損,消弭了大家的養殖積極性,對新一年的養殖投入實行了“收縮”,門店的漁需物資營銷自然就受到嚴重影響。
店主人的“笨招”之一就是采用“點銷”式的推售,跑池塘,走買家,到處相約,到處設點,四下布貨,拉活了生意。他們如此這般地“天女散花”,抓住了漁需農資營銷的終端末梢,收獲了增銷量、穩渠道、增效益的理想結果。
戶銷,近親遠鄰助賣。
街市中部的程家漁需農資服務部,人脈廣、親屬眾,在農資營銷中,他們家的做法是扣住“戶銷”,抓住“親朋鄰里”,成就了縱橫交錯的農資市場資源。店家把所有近鄰與“關系戶”做好分門別類,用電話、郵件、登門面簽等方式,預約式推銷漁需、畜禽、種植所需的農資品類,敲定數量,按需、按時、按量送到,既抓住了客戶資源,又掌控了漁場農家生產動向,把握著漁需農資生意的主動權。
近鄰與熟人社會階層成為他們門店營銷農資的基礎,通過“戶銷”的經營服務,不斷擴大范圍,使“戶銷”呈現漣漪效應,溫文雅爾地占領本地農資市場資源,成功推銷農藥、漁需、農資商品,經營實體店的影響力在當地農資市場一枝獨秀!
批銷,滾動跑量得利。
孫家父子的漁需農資實體店獨辟畦徑,他們店內大部分農資貨物營銷走的居然是批銷。
父子倆走南闖北,幾乎跑遍了臨近縣市的種田大戶、農業合作社、水產養殖合作社、種植公司等“大戶頭”。他們對這些大客戶不是一味追求單筆生意獲厚利,而是以低價位實行“批銷制”,買者高興,每次需要就來;賣者樂意,滾動跑量得利!對于這樣的批銷方法怎么看?父親閔先生說得實實在在:“大戶,胃口大,口味重,需求雜,與大戶做農資生意,我就先圖跑量,后圖收利。”難怪,同行們見到他都會調諧地說:“嗨,‘吃大戶’的掌柜!”老閔每當聽罷這樣的“嬉笑”,自己也樂,蠻在意大伙兒這樣稱呼自己。
零銷,門店悉心服務。
這年復一年的日久天長,母子漁需農資門店的零銷里面有文章:做好服務,做優服務,同樣是一塊吸住客戶的無形磁石!
賒銷,欠款收獲人脈。
賒銷,害怕收帳難。但是,賒銷絕非像魔獸一般可畏。曉陽漁需農資店老板是這樣做賒銷生意的:這一,選擇對。對賒銷戶拿捏有把握,不對不知底細的客戶大筆賒銷。這二,沉住氣。既對人信任,就不先前討債。有些客戶的收成不到手,就不在中途束要貨款。這三,看準收。時刻掌握賒銷對象的市場經營狀況,知曉其經濟回籠數量,看準就收,回籠賒欠。這四,腿腳勤。常聯絡多溝通,交流情況明,隨時遇到可收即收,減輕外賒資金壓力。
由于實行“精準賒欠”,店家“失帳”很少,因此,他們的門店漁需農資經營生意一直“旺旺通”!
也有與這些點銷、分銷、戶銷、批銷、零銷、賒銷“笨招”不同的,那就是胡家的實體漁需農資農藥店的經營方式。走進店堂里,除了那些大同小異的樣品陳列外,辦公桌上的電腦熒屏上既是記賬雜務,又是上了互聯網的網頁設置。店堂的所有陳列品種、服務規程、農資使用知識等都在網頁上展出,電腦網頁在兒媳婦的掌控下,賣力地為胡家漁需農資門店忙忙碌碌著。
在互聯網上試著做促銷,不愧為是胡家漁需農資店的“高招”,為眾多實體店揭開了另一種門店營銷模式:網銷!
網銷,新鮮門道探路。
網銷的有利方面很多,最省心的就是不用口說、跑腿,網上店的貨樣就出齊了,恨不得幾千里外的漁家農家都知道店內的農資品種、價格、送貨方式等等,弄得老胡一談起“網銷”就樂得合不攏嘴。他讓兒媳婦既守著電腦,又帶看著門店,接受熙熙攘攘的信息與接洽來來往往的大小客戶。自己與兒子則外出送貨,交流客戶所需。
“網銷,是一條好路,店里三分之一的營銷都是網銷完成的,網銷真好!‘互聯網+笨招,效果更佳!”老胡樂不可支地夸耀著自家的“網銷經”
點銷、分銷、戶銷、批銷、零銷、賒銷無非都是經營門店實體買賣的“笨招”,許多事物就是這樣,看似“笨拙”的老法,在實實在在的的實體店營銷實務里,還真是管用的“上上策”。那些一味追求“高大上”、趕時髦爭面子的“洋法”,常常因為“水土不服”成為“下下策”。漁需農資類門店經營承擔的是面對面農戶服務,莊戶人家圖得就是實際、實誠、實用的“招兒”,這就是“笨招”也吃香,“笨招”也不失為經營者的首選,因而令“笨招”也能“富店堂”的道理。
“笨招”也能“富店堂”!這條看得見、摸得著、走得遠的經營之談,讓許許多多的務實店家還在踐行著,“笨招”,為店家增營收。從業者致富拓財路的同時,“笨招”提供漁民農友的則是踏踏實實的服務,大伙兒正歡迎著哩!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經營管理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