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刊撰稿人 林曉彬
顧春官,珠海市年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河豚養殖界,很少有人不知道顧春官。
第一次見面,他熱情地遞過自己的名片,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名片背后印著蘇軾的七言絕句《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或者這也是他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一種信息傳遞,這個從上海青浦到珠海養殖河豚的水產人,作為珠海市年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顧春官如今已是業內的領軍人物。
筆者在網絡上很容易可以查閱到,他17歲時就開始創業。1998年了解河豚市場后,開始養殖河豚。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1993年就已經涉足水產,養殖東方對蝦,1997年養殖羅氏沼蝦,而也正是看中了養殖的利潤,才舍棄了原來的水果批發生意。
目前他在珠海斗門已有4000多畝的養殖面積,分為9個基地,由于河豚價格從去年一蹶不振,今年他利用2000多畝池塘改養南美白對蝦,同時養殖部分翹嘴紅鲌等品種。他在環球水產批發市場經營一個店面,在南京也有一個店面專門出售河豚,浙江和上海都有養殖基地,主要以河豚為主。
“一些水產品種的利潤是不錯的,但是要做好很難。”在顧春官的家里,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他對自己的成績以平常心對待,甚至有時候記不清楚自己的水產歷程。
他說自己現在最大的收獲不是在行業做得多好,而是看到自己的家人。“我兩個小孩都很優秀,大兒子跟我一起做水產,小兒子在國外讀書。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比我賺再多的錢都開心。”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FAM:進入水產業后,為什么會選擇到珠海發展?最開始您的想法是什么?
顧春官:我當時做事膽子比較大,心也比較細,對市場有自己的把握,不夸張的說,或許有些超前,因為我們對市場有調查,看準了才做的。
1998年當時在上海青浦養小規格(一兩以上)的河豚,面積不大,價格是5-6元/條,成本也就一兩塊錢,現在還有。
在青浦河豚池塘冬天要蓋棚,如果不蓋棚溫度太低魚會死亡。那時還年輕,想多賺點錢,想做大規模。于是開始考察南方市場,1999年到廣東的珠海白蕉,找了70多畝地,但是面積太小。后來又到海南,在那里養了500畝河豚魚,不幸的是那年魚全死了,原因也不清楚。等到后來才知道是海南池塘水鹽度太高,藻類變化快,水壞掉了,而且缺少淡水。當時河豚魚價40多塊錢一斤,差不多一口塘有一萬斤魚。第二年養殖還算成功,賺了15萬,之后離開了海南。
后來又到了湛江徐聞,但是那里的池塘基本是沙土,漏水,不適合養殖河豚。最后經人介紹,在珠海承包了400多畝地,花了100多萬,并且開始收魚,當時珠海收購價21元/斤,只有我們在收魚,從10月份開始收,第二年4月份開始賣的時候價格漲到了40多塊一斤。河豚暫養的成本也不高,大概加上買地的錢總共花了200多萬。
FAM:2006年在珠海短時間內開發了700畝的池塘,是什么源動力在促使您?
顧春官:700畝池塘是后來擴大規模開發的。我們看好了市場價格會漲,當時已經是3月份,4月份必須要放苗了。當時很多人覺得我很瘋狂,說這個上海人池塘的電都沒通,不可能短時間把塘挖好。我這個人做一件事情要像一件事情,不半途而廢,要么認真做好,要么就不做。
FAM:從2006年到現在,五年間您的養殖面積從700畝到4000多畝,這樣的擴張速度同行非常吃驚,您不擔心速度太快可能帶來的風險嗎?
顧春官:在珠海規模做起來以后,有地就要,養殖面積逐步擴大。其實我也有把握的。如果來個大海嘯把我這個基地沖了,我后面還有資金,也不是全冒風險。我認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情。做生意本來也就是有風險的,但我是踏實在做。
我心態一直很好,小時候我很喜歡賭,哪怕輸了。但是別人是輸了不服氣,還一定要贏回來。我是差不多了,到點就走,反正下次可能就是我贏,不舍哪有得呢!
FAM:2008年河豚價格不好,而您卻大量收魚,有沒有人反對或者質疑您?您為什么底氣那么足并堅持下來?您是怎么分析當時的市場的?
顧春官:當時大家覺得這個老板肯定虧死了,而我們當時覺得這樣做至少能賺個8000來萬。我們看好了市場在低迷過后肯定馬上會漲價的,結果魚收回來高密度暫養后,等到價格漲了,沒想到魚卻發病了,交叉感染,倒了霉運。
當時我天天去收魚,一般5月份這個魚賣掉,珠海會有其他品種上市,我們分析,5月份后價格肯定會高。另外,河豚魚30塊錢一斤的時候,小飯店不進貨,但到了20塊錢一斤,就開始用了,但是價格高了就難撤下來了,因為不可能天天換菜單。我琢磨了市場的供求,對下一階段的價格都做預計。當時收別人的魚是十幾塊一斤,我預計暫養后能賣25塊一斤,結果后面賣到40多塊一斤。最高是47塊。
經營跟著市場走
FAM:您經營自己養殖場,思路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顧春官:我們養魚的水平跟珠海當地養殖戶應該差不多,我們甚至都沒他們養得好,但是我們是跟著市場走的,如果市場行情不好,我們會有所舍棄。
從養殖河豚這么多年來可以說,魚價高的時候,全是賣我們的魚,價格低的時候我們沒有魚賣。
2008年的時候,翹嘴紅鲌在浙江地區的價格是10-11元/斤,原來是賣6塊。廣東卻賣20多塊錢一斤。正是存在這個空間的價差,我決定試一試。
開始做翹嘴紅鲌的時候,沒有人支持我。當時我考察市場,從養殖、零售到批發都做了了解,這條魚主要的難點在運輸。但是大魚不好運輸,不代表小魚不好,所以我嘗試從浙江運輸130條/斤規格的魚到珠海養,成活率很好。第一年賺錢了,第二年擴大規模。
FAM:您對翹嘴紅鲌未來的市場判斷怎么看?
顧春官:我們在南海環球水產批發市場有專門的檔口,批發價也比較高,我們是專業做這條魚的,現在市場價格基本上由我們主導。
應該講,翹嘴紅鲌這兩年內行情會好,明年我準備價格降低一點,現在大規格一斤半以上的批發價35元/斤,小規格的25元/斤。池塘收購價20元/斤左右。
這兩年都很少有人投苗,今年還不知道。因為翹嘴紅鲌主產區在浙江。
FAM:在河豚魚方面,您正致力于推動一種南方養,北方賣(傳統市場、現有知名品牌都在北方)的方式,以盡量發揮各自優勢(南方養殖成本低、北方賣價高),那么您對河豚魚產業接下來的走向判斷和可能的趨勢怎么看待?
顧春官:這條魚養殖的門檻太低,太好養了。魚苗便宜,飼料又可以賒賬。2008年我們吃過虧,所以以后要謹慎一些。
河豚魚的檔次比較高,飯店賣500多塊錢一斤,收購價現在就十幾塊。
這條魚從品質上講是不錯的,口感非常好。但是市場趨勢現在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價格不好,明年的價格好不好,還說不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經營管理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