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五年生甲魚,1.5公斤,起價1500元!”昨天,一只看上去土頭土腦的甲魚出盡了風頭。在余杭區舉行的首屆品牌生態甲魚大獎賽中,這只由浙江上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養殖的甲魚,不僅捧走了“金鱉獎”,還在隨后的拍賣中,以11萬元的高價被人買走。
這些甲魚看上去和市場上每公斤100元左右的甲魚差不多,為何身價能如此之高?“這些甲魚都是生態養殖的,吃起來放心,雖然價格高,但物有所值。”買主潘頁虹說。據介紹,此次拍賣的生態甲魚和傳統的溫室甲魚的養殖方法不同,從稚鱉到商品鱉整個生產過程全都在露天池塘中進行,自然越冬,不進溫室,遵循甲魚的生態學原理和自然規律,采用仿野生池塘環境和無公害養殖技術,一年之中只有四到五個月的生長期,還有七八個月的休眠期,所以三年也長不到500克重。
值錢,是昨天參加甲魚拍賣的市民的最直接感受。由于被拍賣的6只甲魚分別是由省市農業專家評選出來的三年生、四年生和五年生“金鱉王”、“銀鱉王”得主,所以聚集了大量人氣。其中最便宜的一只三年生銀鱉,也被拍到了21000的高價。“放在店里,可以做做招牌。”“這是過年給全公司做甲魚煲用的。”拍到了身價勘比轎車的甲魚后,買主們各有打算。
據了解,目前市場供應的甲魚主要有生態甲魚和溫室甲魚兩種。專家提醒,市民購買甲魚時,可以從幾個細微之處的差異辨別溫室甲魚與生態甲魚:看色彩,生態甲魚有青背白肚,也有黑背加江南點,白肚上有黑條、點,而溫室甲魚背見藍色;看裙邊,生態甲魚裙邊硬質挺括,溫室甲魚裙邊質軟有下垂傾向;看爪子,生態甲魚爪子尖利,溫室甲魚爪子帶圓。
在大獎賽現場,省海洋與漁業局授予余杭區“浙江省生態甲魚之都”的稱號。目前,該區甲魚養殖面積達到17400畝,養殖總量4800余萬只,年產商品甲魚1.12萬噸,產值達到4.92億元,并形成了以大運河為軸線的生態甲魚優勢產業帶。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