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推進現代漁業發展進程中,我省圍繞開發三大資源,實施四大發展戰略,發展五大產業,著力提升漁業發展質量。今年,全省養殖面積將新增30萬畝,達到600萬畝;水產品總產量將增加20萬噸,特種水產品產量將增加7.2萬噸。
在開發三大資源的進程中,我省大力發展湖泊、水庫等大水面“三網”養魚,尤其是網箱養魚,以提高水面產出率。各地加大了中低產魚池改造力度,推廣投餌機、增氧機、清淤機等漁業機械和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提高漁業生產能力。同時,主要產區開始普及推廣水產增養殖技術,開發湖區低洼易澇田(地)資源,拓寬水產養殖業發展空間,新增養殖水面30萬畝。各地加大投入,主攻加工發展戰略、優勢區域發展戰略、“一村一品”發展戰略、水產品出口發展戰略。面向國際市場和國內超市,各地主攻“三大”系列產品(即廚房食品、熟食冷凍食品及方便即食食品),重點發展50家規模化加工企業,力爭水產品加工率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通過加快“三區一帶”建設,推動水產優勢區域布局的快速形成。全省“一村一品”的縣、鄉、村數量分別達到20個、50個、200個,形成了集良種、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格局。
圍繞發展五大產業,我省重點發展土池養鰻,嚴格養殖用藥,促進鰻魚產業良性發展。主抓魚與小龍蝦產業,重點推廣魚網箱養殖技術,實現基地產量較上年翻番。發展珍珠產業,重點抓好都昌縣珠核產業、珍珠市場建設和超大型珍珠培育,加快萬年、南昌、豐城等縣(市)珍珠產業的發展;大力推廣池蝶蚌育珠,提高全省優質珠比重。壯大河蟹產業,各地推廣種草養蟹和成蟹暫養育肥技術,提高河蟹品質,擴大出口規模。培植龜鱉產業,重點推廣龜鱉無公害、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開拓國內外市場。九江市重點推進東南湖區、中部昌九沿線、西部庫區三大漁業板塊和彭澤鯽、蝦蟹、珍珠、鱖魚、鰻魚、斑點叉尾、休閑漁業七大產業的形成,新增無公害養殖基地5萬畝。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