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漁業局獲悉,隨著漁業養殖結構的不斷調整,內蒙古湖泊、水庫優質水產品增養殖產業帶,池塘名特優魚類養殖產業帶,鹽堿水域鹽湖生物養殖、加工產業帶已各具特色并形成規模。
三個產業帶的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內蒙古漁業經濟的發展。湖泊、水庫優質水產品增養殖產業帶以漁業為主導,積極發展農、牧、林、貯運、加工等產業相結合的高效、生態漁業,改善了水域環境和生態系統,形成了生產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池塘名特優魚類養殖產業帶,按照“生態、循環、集約”的要求,在對老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的同時,大力發展池塘生態養殖,使黃河鯉、團頭魴、烏鱧、蘭州鯰、羅非魚等名特優魚類養殖形成一定規模,產品遠銷到河南、甘肅、江蘇等地。鹽堿水域鹽湖生物養殖、加工產業帶,主要養殖螺旋藻、鹽藻、南美白對蝦等耐鹽堿性品種。目前,內蒙古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螺旋藻、鹽藻養殖基地,產品出口到歐美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