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6年,是貫徹和落實國民經濟十一五計劃的第一年,在業務主管部門、民政部門和協會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蝦業分會按照協會的《章程》和分會的管理辦法,聯系本專業的實際,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圍繞分會的職責,突出“服務”二字,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和應用工作,把先進適用的養殖技術送到養殖戶手中,讓廣大的蝦農掌握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適時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掌握科學技術新動態,以達到逐步提高完善自我,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現將2006年度分會開展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1、加大培訓力度,推動對蝦養殖業生產發展。
分會在總結2005年度抓對蝦養殖科技培訓工作的基礎上,2006年不但搞好養殖技術培訓,而且還抓好對蝦養殖規范化管理培訓工作。
1)3月15日,廣西蝦協與欽州市水產畜牧局、欽州養蝦協會聯合在欽州金灣大酒店舉辦對蝦養殖規范化管理學習班。到班學習的蝦農來自欽南區、欽州港區的各個鄉鎮、以及欽江農場、欽州淡水養殖公司的職工,免費培訓蝦農共計400余人。
2)4月4日,由廣西蝦協與防城港市水產畜牧局、市漁業協會聯合在港口區金港電影院舉辦的對蝦養殖規范管理與最新實用技術學習班,為來自企沙、光坡、江山等7個鄉鎮沿海的蝦農160多人做了免費培訓。
3)4月14日,廣西蝦協與合浦縣水產畜牧局、縣養蝦協會聯合在合浦縣還珠賓館舉辦《廣西合浦縣漁業科技入戶及對蝦健康精養技術培訓班》。培訓班免費為來自合浦縣沿海9個鄉鎮共690余人進行了培訓。
三次培訓共計培訓蝦農1250多人,培訓內容深入淺出,區水產畜牧局漁業生產管理處處長李昭信高級工程師、自治區進出口檢疫檢驗局唐電明高級工程師等就養蝦的機遇及挑戰、我區水產品進出口現狀、面臨形勢等作了報告;技術專家廣西水產研究所陳曉漢研究員做了題為“SPF原種對蝦養殖技術”的報告;廣東省湛江市水產局高級工程師李興主講了《對蝦健康養殖及病害防治要點》;防城港市企沙鎮蝦農黃良誠、北海三達利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勁松也將多年總結出來的養蝦經驗與廣大蝦農共同分享。廣西南寧生態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湛江恒興珊瑚飼料有限公司、青島海美特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粵海飼料有限公司、海南省正強生物有限公司、廣東新的生物有限公司、深圳希科安公司等涉蝦產品企業的代表也在培訓班中作了發言,介紹了各自公司的產品特點及使用方法,并表示愿積極支持廣西沿海地區的養蝦事業。
在上述培訓中,蝦協當地的骨干會員均做了大量組織協調工作,如防城港市蘇乃靜、欽州的黃維德、彭紹華、梁忠輝、北海的彭勁松、蘇殿遠、徐海東副會長等。
2、繼續抓好科學養殖示范,大力推廣無公害及越冬對蝦養殖。
蝦協成立后,就確定把防城港市作為我區沿海無公害生態養蝦試驗基地。2005年在蝦協生產技術部與南寧生態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指導下,使用了國家有關資質部門認定的生態園肥塘素及飼料添加劑系列科技產品在企沙實施的1000多畝無公害對蝦養殖試驗點的生態蝦長勢喜人,從現場抽檢情況來看,蝦苗生長快、抗病力強,蝦的生長個頭及質量遠比傳統養殖的優良,且產品通過有關部門檢測,符合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從而大大提高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依托企沙成功經驗,2006年蝦協又將此成果向其他縣市推廣,在合浦福大實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創造了在經歷1次臺風2次暴雨的襲擊后,蝦不僅安然無恙,正常生長,高位塘還創造了75天達26支頭,畝產達1300斤;普通塘42頭支,畝產量1000斤的好收成。9月14日,廣西蝦協與合浦縣水產畜牧局聯合在合浦福大實業有限公司的公館鎮養殖基地舉辦的無公害生態對蝦養殖現場推廣會上,廣大蝦農對無公害養殖的技術及生態園系列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
越冬養蝦于近年在廣東一帶發展較快,在我區還比較少。可坐落在南寧郊區的南寧市石埠養蝦場已連續3年越冬養蝦取得成功。由于第三造的越冬蝦在元旦前后上市,這時漁船已經不出海,越冬養殖的水產基地不多,市場上的水產品總供應量減少,蝦價有上升的趨勢,批發價格至少可達13.5元/斤。估算下來效益是相當可觀的。嘗到了甜頭的蝦協常務理事蘇星滿場長認為桂南越冬養蝦的條件非常好,計劃2007年把項目向沿海一帶擴展,畢竟沿海一帶沒有水源的瓶頸,可以將規模繼續擴大取得更好收益。11月3日,廣西蝦協一屆六次理事會在南寧召開之際,參會的理事及相關人員參觀了南寧石埠養蝦場的養殖基地。與會的各位理事在聽了蘇場長的介紹后,對越冬養殖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向蘇場長咨詢了許多技術上的問題,其中一些養蝦理事及同仁躍躍欲試,計劃來年也要嘗試一下越冬養殖。
3、成立廣西蝦協越南聯絡處,協助涉蝦企業開拓越南市場。
2006年,廣西蝦協副會長、南寧生態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江在越南河內合資成立了越中生態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同時,受蝦協委托,在越南河內市定工路86號也設立了廣西蝦協的聯絡處,目的是通過越南聯絡處的常設展廳進行行業交流及技術培訓活動,將我區先進的養殖技術、優質飼料、蝦藥及養殖器械等打入越南市場。計劃在2007年全面起動開拓越南市場計劃。
4、開拓交流渠道,打造網絡宣傳平臺。
2006年底蝦協網站建設工作提上日程,結合廣大會員意見,一個切合行業特色的《廣西對蝦養殖網》已完成網站框架建設工作,內容正在逐步完善。通過專業網站與區內外信息市場聯系,著力為蝦協會員及蝦農提供信息服務和技術貿易等業務交流,以促進蝦業生產發展。
5、蝦協骨干會員在生產領域起到了領頭羊作用。
廣西蝦協的理事95%由涉蝦企業的企業家組成,大部分理事們在各自的生產經營領域均取得了較好的業績,也起到了行業領頭羊的作用。如蘇乃靜繼續采取公司+基地+帶農戶方式,2006年不但自己養蝦成功,增加了經濟效益,而且還聯系帶動了450多戶的會員及蝦農進行科學養殖,大部分養蝦戶都取得成功。例如:企沙鎮吳東海養殖面積20畝,中造采用無公害生態技術養殖對蝦,總產量3萬多斤,畝均產量1500多斤,獲利約30萬元;符成東戶養殖面積18畝,中造產蝦2.2萬斤,畝產1200多斤,純利潤20萬多元;又如南寧郊區陸培堅理事,在南寧沙井和石埠發展養蝦130多畝獲得成功之后,2006年又到防城港市東興承租蝦塘100多畝,二造養殖對蝦均獲得好收成。
6、健全各項制度,不斷加強分會建設。
分會堅持會長、常務理事、理事會會議制度以及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自身建設。2006年11月3日在一屆六次理事會上,通過民主選舉,充實了分會理事會,吸納了9位優秀涉蝦企業領導人到理事會中來,加強了理事會的力量。
7、加強調研工作,積極為會員企業服務。
分會正副會長在各自不同崗位上,帶頭深入會員企業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積極幫助會員企業排憂解難8件事宜:如為南寧生態園公司聯系國內行業優質產品進入越南越中生態園公司展廳展示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又為深圳希科安公司廣西分公司宣傳推廣優質產品等,從而推進了企業和養蝦業的發展。
8、積極完成協會交辦分會的工作任務。
2006年,分會認真貫徹協會的各項決議精神,聯系分會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業務工作。如:2006年3月10日協會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進行換屆選舉工作,分會除了組織本專業代表參會外,還完成了協會分配分會贊助大會5000元經費的任務。
二、存在問題
1、對蝦農的技術培訓及技術指導還需加強。雖然2006年度與2005年度相比培訓面有所加大,培訓內容的深度廣度還有欠缺,與會員及蝦農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同時還未能組織一支穩定的技術顧問隊伍,還不能為廣大會員及蝦農提供互動的技術指導。
2、各項服務活動開展較少。由于蝦協不對會員收取會費,且無固定經費來源,也無專職工作人員,制約各項服務深入開展。如無法參加國內外的一些大的學術交流活動,與區外同行業交流甚少,信息較閉塞,不能及時的掌握國內外蝦業發展動態、市場信息及最新技術成果,使得指導及服務會員的工作不能很好展開。
3、本年度發展會員力度不夠。由于無專職人員,會員發展的工作由蝦協理事來做,由于各位理事均是各企業管理人員,自身工作繁忙,不能有較大精力完成此項工作。
三、2007年工作計劃
2007年將是廣西蝦協成立兩周年,為進一步加強調研工作,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為政府與生產者提供服務,推動廣西蝦業發展仍然是蝦協的核心任務,在2006 年的基礎上,針對會員及行業需求與以往工作不足,新的一年蝦協工作將在如下方面展開:
1、積極辦好首屆廣西對蝦產業發展論壇暨養殖水面出租轉讓交易會。
2007年元月19-20日與北海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在北海市合浦縣舉辦首屆廣西對蝦產業發展論壇暨養殖水面出租轉讓交易會,北海市水產局、合浦縣水產畜牧局協辦,此會將是我區蝦業行業的一個盛會。
2、繼續開展對規模養殖戶及蝦農的技術培訓。
計劃在沿海3市集中舉辦培訓班三期,就地培訓規模養蝦會員及蝦農900人;繼續推廣無公害生態養蝦,推廣養殖新技術及新產品。
3、組建一支穩定技術顧問隊伍,為廣大會員及蝦農提供互動技術指導,及時解決會員及蝦農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
4、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逐步樹立廣西蝦協在業內的知名度及影響力。
國外考察一次,計劃組織一批會員出訪越南、老撾、泰國等國,與當地業內人士交流,了解各國大農業現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尋求開拓東南亞市場的商機及投資機會;國內與廣東及海南蝦業大省的業內人士交流學習各一次。
5、加強蝦協越南聯絡處建設,將其發展成為一個為國內大農業企業提供商務服務及對外交流的平臺。
6、加強信息建設。
將《廣西對蝦養殖網》發展成為一個向廣大涉蝦企業及養殖戶即時傳播行業動態,推廣最新科學技術、科研成果、優質蝦產品的平臺;行業人士交流、蝦協與會員緊密聯系的橋梁;對外宣傳廣西蝦業發展狀況及優秀涉蝦企業和產品的一個窗口。同時結合《廣西水產畜牧信息報》的宣傳優勢,做到網絡與平面互動,將宣傳與服務落到實處。
7、尋找項目,開展增值服務,創造增收亮點,確保蝦協正常工作運轉。
8、積極發展會員,加強蝦協內部建設。
每個理事以上領導成員負責發展5—10個單位或個人會員,將區內外涉蝦產品生產企業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按協會的要求,健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充實并調整管理人員,各項工作責任到人,加強內部學習,提高服務水平。
9、積極完成業務業主管部門及協會交辦的各項任務。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