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去年漁牧業產值增長11.66%,
占大農業總產值73.7%
北海市著力開發海洋漁業資源,重點發展規模養殖和深加工,同時抓好畜牧業品牌培養和品種改良,從而不斷提升漁牧業的競爭力,使之得到較好發展。2006年,該市漁牧業產值68億元(其中牧業產值18.1億元,漁業產值49.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6%,漁牧業總產值占大農業總產值73.7%。
作為廣西漁業主產區的北海市,在海洋漁業開發方面不斷探索,2006年對南沙和外海漁業的開發在擴大規模、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全市赴南沙生產漁船達155艘,年捕撈產量1.4萬多噸,產值7764萬元,比上年增長25.7%,創歷史新高;東沙、中沙、西沙及海南島東南部等新漁場開發也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海洋漁業戰略大轉移,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加上全市發放了超過億元的柴油補貼,捕撈漁船經濟效益普遍提高。國發遠洋漁業項目進入實施階段,作業漁船已在上海開工建造,總投資2.8億元,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與此同時,以出口原料基地建設為重點,北海不斷擴大對蝦、羅非魚和斑點叉尾魚回等優勢品種的規模養殖。2006年全市引進資金2.02億元,新建水產加工企業6家,目前全市水產品加工企業已達75家,其中6家企業獲美國FDA的HACCP認證,10家企業獲韓國注冊,6家企業獲歐盟注冊。水產品加工量約36萬噸,產值約27億元,水產品出口總值9750萬美元(含間接出口),比上年增長30%,并順利恢復了歐盟市場;以漁港防火為重點,認真抓好漁業安全生產,確保漁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漁區社會穩定。
在畜牧業方面,北海加大力度調整生豬、家禽、牛、羊的飼養比例,抓好畜禽“種子工程”的建設,積極發展合浦麻鴨、合浦麻雞、獅頭鵝和“土”雞等地方優良品種,抓好豬的品種改良和58個種牛配種點建設。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