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小觀鎮金灘牡蠣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在加工牡蠣。
統一的黃色工裝,嚴格的消毒程序,規范的操作流程……10月18日,在小觀鎮金灘牡蠣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高級加工車間內,數十名工人正在忙碌著。為了讓牡蠣加工能直接走向國際市場,小觀鎮金灘牡蠣養殖專業合作社今年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高級加工車間,使產品不須轉運外地再加工,在本地就能夠達到出口標準,預計每年節省費用約400萬元。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小觀鎮金灘牡蠣養殖專業合作社!耙M入車間加工區,必須經過4道程序:換拖鞋、穿工裝、戴頭套口罩、穿水鞋!奔庸ぼ囬g負責人于文虎說。經過一系列的程序,記者終于進入車間,第一印象是各類消毒設備很多,車間一塵不染,工人們都在各自忙著手中的活。車間分為不同區域,工人們分工明確,分別進行著牡蠣磨殼、裝盒、包裝、X光殺菌、進入冷庫等加工流程。
金灘牡蠣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軍勇介紹說,小觀鎮金灘牡蠣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養殖面積達到4萬畝,牡蠣連獲豐收,牡蠣供不應求,而之前他們只能對牡蠣進行簡單的初級加工。牡蠣肉要達到出口標準,必須將初級加工的產品轉運到煙臺、榮成等地進行高級加工。為了讓產品達到向國際市場直接進軍的目的,今年年初,合作社派人外出考察牡蠣的高級加工。今年7月份,合作社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了這處高標準的牡蠣深加工車間,采用了在國際上領先的牡蠣肉活體速凍技術,可節省再加工費用400萬元左右。
據了解,在牡蠣養殖加工過程中,金灘牡蠣養殖合作社想方設法增加牡蠣產量和品質,目前已建立了生產記錄制度,統一苗種采購供應,統一生產技術規程,統一出售,實現了水產養殖的“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保證了牡蠣的品質。今年,養殖場牡蠣產量和銷量一直很穩定,牡蠣肉的出口價格達到每噸4萬元。如今的金灘牡蠣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已達到160戶,年產牡蠣1萬多噸,年產值3500多萬元,養殖收益較合作社成立前提高30%以上,已帶動周邊800多人就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