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雖然多寶魚重獲新生“游”回市場,但遭到重創的山東多寶魚養殖戶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上海市食藥監局)執行的標準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準為由,擬對上海市食藥監局提起行政訴訟。目前,青島、萊州以及煙臺等地的多寶魚養殖戶正在征集集體簽名,其訴訟理由里還有上海市食藥監局涉嫌存在對整個大菱鲆產業的歧視性行為。
此前在去年11月,上海市食藥監局公布多寶魚藥殘超標,同時發布消費預警,多寶魚在國內市場遭封殺。
山東多寶魚養殖戶<<<
上海藥監局標準不透明是歧視性行為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在青島市大菱鲆養殖協會的網站上看到了一份由青島市大菱鲆養殖協會和萊州市大菱鲆養殖協會二者聯合署名的“大菱鲆養殖業主訴上海市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行政侵權”函文,而青島市大菱鲆養殖協會副會長劉思濤和萊州市大菱鲆養殖協會會長滕家麟昨日也分別向《每日經濟新聞》證實,青島、萊州以及煙臺等地的多寶魚養殖戶起訴上海市食藥監局行政侵權一事正在征集養殖戶簽名,簽名結束后聯合起訴的養殖戶也望達到5000家。
在這份函文中,養殖戶們的訴訟理由是:上海市食藥監局執行的標準沒有對社會公布,明顯高于國家規定標準;對大菱鲆的市場準入標準高于其他水產品,是對整個大菱鲆產業的歧視性行為;對外公布的結果中對允許限量使用的三種藥物列為禁用藥物。由所有大菱鲆育苗、養殖業戶聯合,委托山東文錦律師事務所代理訴訟。
滕家麟、劉思濤表示,此次起訴是大菱鲆育苗、養殖業戶自發行為。而《每日經濟新聞》在青島市大菱鲆養殖協會和萊州市大菱鲆養殖協會聯合署名的這份函文上卻看到“希望每一戶養殖業者積極參加到本次活動中來,對不參加者將以適當方式在行業內予以公告”這樣的措辭。
對此滕家麟的解釋是,“這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強求養殖戶都參加訴訟,而是為了以后能夠更好地對養殖戶進行行業自律,加強行業協會的指導,約束養殖戶在養殖、銷售過程中的規范行為。”
“我們是在一周前開始著手準備這次訴訟的。”昨日,遠在西安的滕家麟表示,“多寶魚事件使萊州、青島等地養殖業戶深受重創,而且打擊面寬,是對整個大菱鲆產業的歧視性行為。現在雖然解禁了,可銷售不好。”據他介紹,萊州的養殖戶有2000多家,每年正常的產量在500萬噸。而據劉思濤介紹,青島的多寶魚養殖戶數十家,往年每天銷往全國的多寶魚有20多萬斤,現在每天卻不到1萬斤。
劉思濤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電話采訪中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向養殖戶征集集體訴訟的簽名,最后具體有多少戶要等到下周才能出來。”但據劉思濤表示,目前只是跟山東文錦律師事務所進行了法律咨詢,還沒有正式委托,“但這個事情我們肯定是要做的”。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致電山東文錦律師事務所,有關人士證實,律所里確實有兩位律師在操作這件事情,但事情進展到什么程度不方便告知。隨后,這位人士在聯系兩位律師后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兩位律師不愿意接受采訪。
上海市食藥監局<<<
純屬炒作“等他們來告”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就山東多寶魚養殖戶準備集體起訴的事情向上海市食藥監局詢問,有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聽說這件事,“如果他們真要來告那就等他們來告。”
“我們采用的全部都是國家標準,無一例外。”該人士表示,“這些網上的消息也未必準確,他們這樣純屬網上炒作,就是為了給我們施加壓力。”
針對這一說法,滕家麟表示:“我們至今都不知道上海市食藥監局對多寶魚的檢測結果使用的是什么標準,按照相關規定,使用什么標準應該通知本方,如果發現了問題也應該提前告知。檢測多寶魚藥殘超標易致癌,這個檢驗結果有沒有上報國家有關部門作出權威評估、有沒有什么證據證明致癌?有的話又有幾個中毒了?”
之前有媒體報道說,上海市食藥監局采取的是食品出口歐盟的標準,“如果采用這個標準,那就更不對了,食品出口歐盟的標準本身就有壁壘。”滕家麟表示。
但針對“(上海市食藥監局)對外公布的結果中對允許限量使用的三種藥物列為禁用藥物”這一訴訟理由,昨天山東方面有了變動,滕家麟昨日表示:“呋喃類藥物、氯霉素確實是禁用漁藥。”
上海業界人士<<<
“不管怎樣,檢測出的數字無法改動”
“他們作出這個決定預先并沒有和我們打招呼,一點先兆也沒有,讓我們很失望。”在得知山東方面的多寶魚養殖戶正準備集體上訴,狀告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時候,一位經歷了整個多寶魚事件的上海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據這位人士介紹,從多寶魚被檢測出含有違禁藥物到現在,多寶魚在上海一直沒有回復到之前的人氣。山東的多寶魚養殖戶沒有按照人們猜測的那樣趁著春節到來之際在上海進行推介,而是采取集體簽名的方式起訴上海市食藥監督局,這令人難以理解。
該人士稱,政府部門在整個事件中一直希望能夠盡快消減多寶魚引起的影響,也相當理智地與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和商戶進行了溝通和良性互動。
至于山東多寶魚養殖戶認為上海食藥監局在檢查標準方面不透明并存在歧視多寶魚產業的嫌疑,這位人士表示:“在檢查孔雀石綠是否超標的標準中,山東采用的是農業部CS/P2031-2004標準,而上海采用的是向歐盟出口的國標。”該人士介紹,“但是不管怎么樣,檢測出的數字是無法改動的。”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山東方面曾經發來公文給上海市經委食品處,但卻只字不提多寶魚來上海推介的事情。“他們想跳過政府由民間組織直接推介,這個想法也曾經與水產協會溝通過。但是協會認為繞開政府直接推介的行為不妥,因此沒有同意。”該人士透露,最近山東地方的大菱鲆養殖協會提出要來上海推介,如果不出意外,春節前多寶魚可能會在上海進行推介。
消費者<<<
支持嚴格監管 希望價格穩定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走訪了滬西水產市場和銅川水產市場,發現山東產的多寶魚均有銷售,“現在上海市場上有合格的多寶魚,前段時間的抽查也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多寶魚是符合標準的。但是銷量就是上不去,這是由市場決定的。”滬西水產市場一位戴姓負責人表示,“盡管目前60元/斤的多寶魚價格上比事件前翻了一番。”
在銅川水產市場銷售的山東產多寶魚價格不一,比較混亂。一些商販表示,由于中斷了近2個月才開始重新供應,因此價格不是很穩定。在銅川水產市場已有不少市民開始買多寶魚,至于山東多寶魚養殖戶欲對滬食藥局提起訴訟,大多消費者們表示不理解。“不管采取什么標準,畢竟健康重要,支持上海食藥監局嚴格監管此類食品。”但較高的價格還是讓不少消費者選擇了“過段時間再買”。而據市場反映,目前青島向滬供應的多寶魚是事件發生前的1/20。
“多寶魚以前也曾經賣到過400-500元/斤,如果按照歐洲飼養多寶魚的標準,養殖成本很高,單單是水溫的監控和調整就很耗費人力財力。如果說原來只能養5條魚的地方養了10條魚,那就只能靠喂藥來使它們存活。所以說,目前的合理價格應該維持。”上述上海市水產局這位人士表示。
對于山東多寶魚養殖戶要告上海市食藥局的事情,大多經營多寶魚商家和消費者表示,上海食藥局的行政行為是為了維護食品安全,即使是利益受損的利益團體,也應該從大局出發,以更加安全的產品供應來扭轉市場狀況,而不應該采取這種行動來泄憤。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