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隔了10年,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突然向金壇牛蛙養殖大戶謝粉祥傳遞了一個好消息,韓國一位客商想采購一批質高價優的牛蛙。“出口!”謝粉祥心中湮滅的星火一下又給點燃了——
雖然有過兩次出口受挫的經歷,但謝粉祥還是越挫越勇。黑瘦的他往天底下一站,沒人不說他是條漢子。在他的牛蛙養殖加工場接待室里,一塊塊記錄他個人榮譽的獎牌占滿了整整一面墻。
從頭再來段立輝,謝粉祥的牛蛙養殖場的投資合伙人,在做這一行之前,他只是某品牌工程機械的銷售員。與一般銷售員不同的是,他自己還擁有一臺挖機,因為那次被謝粉祥請來挖養殖牛蛙的小池塘,不知什么原因,挖著挖著就跟謝粉祥“好”上了。
于是,這家伙挖掘機買賣和工程生意都不干了。死心塌地地跟著老謝干起了牛蛙養殖和深加工來。不管家里人多么反對,他還是投下了幾十萬元資金。
段立輝似乎有著無比堅定的理由。他說,謝粉祥養牛蛙肯定成!
不光段立輝,就連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動植科的工作人員也忘不了謝粉祥這個人。10年前,謝粉祥初做牛蛙出口獲得了成功,第一筆出口證單就是從他們手里簽發的。
“2002年,我乘大巴車到金壇,老謝再用摩托車接我一家養殖場一家養殖場去檢驗。”一位檢驗員回憶說。
第一單買賣謝粉祥成功了。但隨后第二、第三次的出口卻遭遇十分慘痛的失敗。而且讓謝粉祥血本無歸,甚至差點失去了養殖戶們的信任。
這樣的失敗,不光段立輝,同樣也讓檢驗檢疫工作者感到痛惜不已。甚至一位檢驗員這樣自責道:當時我們要是對貨代知識多懂一點就好了,提醒他一句也許就不會這樣。雖然不是職責范圍,但謝粉祥那種戰天斗地和從頭再來的精神同樣炙烤著檢驗檢疫工作者們的魂靈。
“第一次他對國際市場不了解,單槍匹馬的一個人闖,也沒人幫他。”檢驗檢疫人的語氣分外感慨。
市場信心江蘇檢驗檢疫局動植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國家質檢總局對出口備案基地的注冊有嚴格的要求。一個是養殖面積有基本要求,再一個是注冊養殖場數量嚴格控制。
而常州檢驗檢疫部門也很想幫扶謝粉祥一把。但老謝的養殖規模和一些基礎設備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如果推動得好,不僅能得到包括韓國在內的海外市場份額,而且作為“三農”產業,還能得到國家上百萬元項目扶持基金的幫助。
這話,讓一旁的謝粉祥和段立輝眼前一亮,“信心比市場重要,有了檢驗檢疫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再加上我們的技術和努力改造,一定爭取早日拿到出口備案注冊資格!”
是啊,信心比市場更重要!
另據常州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透露,對于謝粉祥的這個牛蛙養殖場的水質檢驗,他們將會減免相關費用。
養殖風險其實,謝粉祥的兩次失敗,不能全怪他。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因為他不懂遠洋貨輪交駁會延長運輸時間,更無法預料遠洋貨輪的冷柜會突然斷電,以致牛蛙在太平洋運輸途中全部悶死;即使這樣,也不能不怪他:跟外貿公司簽代理合同,卻沒有約定貨運方的具體賠償責任。
做出口失敗后,謝粉祥安安靜靜地做內銷,他的牛蛙,上海延安路的菜市場有賣,南京的下關批發市場也有賣。謝粉祥最大的訂單還是著名的“避風塘”餐飲連鎖機構。
“避風塘”,對于謝粉祥有著特殊的含義。
除了養牛蛙,謝粉祥從來沒有去想養點其他什么。連云港的“泥鰍大王”喬宗禮他認識。謝粉祥十分羨慕喬宗禮能得到當地政府那么大的支持,養殖基地的規模蔚為壯觀。不過他不氣餒,即使在常州這樣注重工業產值的地區,他也相信“三農”產品一定能得到市場應有的禮遇。
但作為投資個體,他不得不面對諸多的養殖風險。前不久,一場臺風過境,把養殖場的網刮出了許多大洞,牛蛙逃跑了不少。就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也跟著趁火打劫,專吃小牛蛙。謝粉祥氣得不行,但也無可奈何。除了白鷺,還有黃鼠狼、蛇等,也都對小牛蛙情有獨鐘。
而段立輝說,現在農民的牛蛙養殖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養殖面積在縮減、外地牛蛙沖擊、價格不穩定等,而前不久一場發生在青蛙身上的疫情也轉嫁到牛蛙身上,讓他們受到牽連。
一旁謝粉祥則說,所以一定要兩條腿走路:一邊做深加工,另一邊做出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