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青浦區在水產養殖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水產育苗逐步形成新的農業產業,許多水產養殖大戶及龍頭企業,除育苗供自己養殖外,還作為一個賺錢的門路,向周邊地區提供大量常規魚和特種魚魚苗。
據農委水產辦統計,2006年全區常規魚育苗27130萬尾,比2005年增加9%;南美白對蝦育苗203500萬尾,比2005年增加51%;而青蝦育苗和羅氏沼蝦育苗由于南美白對蝦的大面積發展及深加工的發展,育苗量有所減少。特種魚類中季骨郎魚育苗2300萬尾,黃顙魚育苗269萬尾,塘鯉魚育苗50萬尾,都是青浦區水產發展史上所沒有的。上海全杰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2003年創新季骨郎魚育苗及養殖技術以來,已經把特種魚類繁育養殖作為加強增值放流改善淀山湖水產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該公司幾年來季骨郎育苗每年達2000萬尾,2006年達2300萬尾,可供6000多畝水面養殖此種魚類,畝凈收入可達5000元。青浦岑湖特種水產有限公司2006年以青蝦育苗3.7億尾、南美白對蝦育苗4億尾居全區蝦類育苗量榜首,苗種供應青浦、松江、江蘇等地。而上海彰顯漁業合作社有限公司2006年供應南美白對蝦苗6億尾,成為單種類供苗最多的單位。
發展水產育苗產業,也成為青浦區水產專業生產合作社服務社會、發展合作經濟、帶動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抓手。青浦區的許多水產合作社均把統一供苗作為完善服務、提高水產品質量的一項措施,增強了養殖社員抗風險的能力。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