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快看,這條魚怎么在吃水底的沙子呀!”近日,在上海海洋水族館非洲展區內,游客驚奇地發現有3尾羅非魚競相埋頭“吃”起了水底的沙子。工作人員解釋說,其實這幾尾羅非魚進入了繁殖期,正在含沙挖窩,準備繁衍后代。
水族館工作人員介紹說,羅非魚有挖窩產卵的習性,在羅非魚家族里這一“工程”一般由雄性羅非魚完成。每當進入繁殖期,發情的雄魚在水底游動,尋找最佳地點“做窩”。當雌魚臨產時,“準爸爸”就會用嘴一口一口含運沙粒,直到把“窩”挖成直徑為30到40厘米的漏斗狀,有時要挖上一整天。在這期間,“準爸爸”們對外界情況格外警惕,變得容易暴怒和好斗。
上海海洋水族館目前展示了10尾羅非魚,這批魚是4個多月前上海水產大學贈送給上海海洋水族館的,在此之前水族館內從未有該品種的魚展示,而此次也是該品種的魚首次在水族館內進行交配繁殖。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