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機構:第一創業 研究員:呂麗華
事件:公司于2012年8月24日晚間公布2012年半年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5.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25.7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0.69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0.10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2元;點評:2012年上半年,國聯水產并未扭轉上市以來的業績下滑趨勢,公司對蝦加工業務的毛利率已由2010年的14.82%下降至2011年的8.92%,2012年上半年受累采購成本壓力更是下降至-1.27%。我們認為,下半年公司有望受益于國內對蝦采購價格下降,毛利率恢復至8%。
需求端:受困外需經濟的經典標本國聯水產的產品市場是典型的外需經濟,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對其經營影響巨大。國際對蝦三大進口市場(美國、日本和歐盟)2012年經濟持續低迷,對蝦出口價格一并不景氣,特別是大規格高檔對蝦產品的價格下降明顯。如果說國聯水產之前還享受全球僅兩家的輸美對蝦“零關稅”的特別福利,但隨著2012年7月中國在訴美暖水蝦反傾銷措施案中的勝訴,可能形勢日趨嚴峻。
供給端:中國農產品輸出優勢不在一)國際供給端充足中國已進入劉易斯拐點,受困農業人口下降帶動的人力成本提升,中國對蝦產品出口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加上周邊東南亞國家泰國、越南和印尼等大力發展對蝦養殖,對蝦的全球供給端出現相對過剩。二)國內供給端不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2010-2011年對蝦養殖受疾病困擾,產出不理想,抬高了國聯水產的收購價格(2011年下半年湛江40頭南美白對蝦收購價格為40元/公斤左右),是影響公司上半年經營毛利的主因。我們認為由于2012年上半年中國對蝦價格相較于2011年年末下降近2成,公司成本壓力減輕,經營毛利率有望恢復至正常水平的8%左右。
業務調整:轉型內需經濟(對蝦種苗和金鯧魚養殖)公司已認識到單一產品外需導向的經營風險,開始大力布局對蝦種苗和金鯧魚養殖,金鯧魚將在8月底完成100個網箱的苗種投放。
盈利預測:預測國聯水產2012-201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45億元、22.21億元和29.98億元,增速為25%、35%和35%;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0.48億元、0.18億元和0.73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14元、0.05元和0.21元。
風險提示:人民幣升值的匯率風險、食品質量安全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