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到超市買一袋冷凍湯圓、捎一袋松仁玉米粒,市民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冷凍“食尚”生活。可是,要想吃到新鮮的海產品,由于我市冷庫容量不足,市民們還得去大海邊。今后,海鮮美食夢想可在家門口實現,我市今年將開建一個華東地區最大的冷庫為市民帶來更多的新鮮食品。
記者從我市冷凍行業了解到,目前我市冷凍食品的人均年消費量是6公斤,而在上海等發達地區,人均年消費量是10.2公斤,未來市民消費冷凍食品的潛力巨大。而與之不適應的是,我市的冷藏庫總容量只有18000噸。按照行業標準,每百萬人口需要兩萬噸的冷藏庫容量,合肥目前缺口達6000至8000噸。
為了補上這個“缺口”,今天上午,合肥華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合肥市安遠進出口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共同投資建設合肥首家現代冷鏈物流平臺。這一平臺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紅楓路,占地約170畝,總投資4億元。分三期投入,一期建設計劃于今年10月竣工并投入運營,整個工程預計明年10月份全面竣工。竣工后它將覆蓋以合肥為中心的500公里區域。
所謂的冷鏈物流平臺是指提供冷凍食品倉儲、交易、物流配送的大型集散中心,這一項目將包括5萬噸低溫冷藏庫和1萬噸保鮮庫、5萬平方米食品商城(交易市場和冷鮮食品加工餐飲一體化)、綜合研發服務大廈。其中,總容量達6萬噸的冷藏保鮮庫群,將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冷庫,安徽國際食品商城將成為安徽省冷凍食品種類最全的冷凍食品集散中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