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生蠔10元錢兩個、20元五個,多便宜!”近來,吳江路小吃一條街上的生蠔攤位受到不少年輕人追捧。日前晚上8時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不過二三百米的道路上銷售生蠔、扇貝的攤位超過10個,每只價格在5元錢上下。一個炭火架子、幾個裝生蠔扇貝的鐵盤和幾百套一次性餐具,成為這些攤位的統一裝備。攤主們將厚厚的蒜蓉覆在生蠔扇貝上,不過5分鐘就完成這些食品的烹制。煙熏火燎中,每分鐘每個攤位都有10多只生蠔或扇貝變為逛街者的盤中之餐。
表面熱鬧的背后,卻有不少問題。比如,一個攤位將當晚準備銷售的數百只生蠔全部放在炭火架子下方,重重疊疊的生蠔殼肉混雜,蠔殼上的黑色物質直接流入蠔肉中,炭火濺出的煙灰也直接撲向蠔肉。另一個攤位將消費者扔下的一次性餐具、蠔殼等雜物,與半成品放在同一個塑料箱中,滴滴答答的污水油膩從箱內流到箱外。還有些攤主為了展示產品,將半成品與成品全部羅列在炭火架子前,見人經過就熱情介紹,唾沫四濺,有些直接飛進蠔肉。
記者試圖了解這些生蠔的來處,攤主們都稱來自正規的水產批發市場,只因在此經營成本低廉才賣低價。而被問及如此操作是否衛生時,一個攤主不屑一顧地說:“大蒜能殺菌,不知道嗎?”另一個攤主不耐煩地表示:“賣這個又不是一天兩天,不干凈哪里來生意?”住在吳江路周邊的居民告訴記者,這些攤位賣生蠔已經有幾個月時間了,除了部分屬周邊有營業執照飲食店的“外賣窗口”,還有一部分為來路不明的流動攤位。
市食藥監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蠔屬高危水產品,可能含有諾瓦克病毒,但部分食用者又有生食的習慣,增加了安全風險。而路邊攤販銷售的生蠔,不僅來路不明,又有交叉污染風險,消費者切勿食用。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