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4月18日上午,南寧市民余先生發現,良鳳江流經大沙田黃茅坪村附近河段的河面上,漂浮一層白花花的死魚。這些死魚在引來大批蒼蠅的同時,經太陽烤曬,微風吹來,腥臭難聞。
當天中午,記者在現場看到,以大沙田黃茅坪村附近河段的一處攔水壩為界,上游未見有魚浮頭或死亡現象。兩名當地村民正在捕魚。
陳姓村民告訴記者,出現死魚的河段,是從靠河邊的輕工機械廠旁排污口開始至下游河面,許多死不了的魚還爭相“跳龍門”往上游沖呢。
靜候數分鐘,攔水壩水沖下之處,果然見有不少魚兒來回游動,個別魚兒躍出水面,跳上攔水壩逆流而上。
再往下游約300米的攔水壩,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竹制隔離網上死魚堆積,有人走過時蒼蠅“轟”地飛起,人過后又落下。經太陽曝曬,空氣中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腥臭味。攔水壩下游水淺處,五名男子和一位婦女正各顯其能,用網攔、石頭砸逆水游動的魚。
據當地一黃姓村民稱,17日下午2時左右,建設路路口以下的良鳳江河面,突然見有少量魚翻肚,大量的魚浮頭游動,引來附近村民和工地民工下河捉魚,場面壯觀。近300米的河面,60多人用各種捕魚工具捕捉,用木棍擊打水面,整個河段經這么多人攪和,水渾濁得很。大鯉魚、草魚、羅非魚等,被捉到手的起碼有一二百公斤。要不是當天下午4時多的狂風大雨阻攔,大家還會撈上更多的魚。沒想到18日上午,河面浮起了這么多大大小小的死魚,竹制隔離網死魚堆積太多,又腥又臭,已鏟了三次,丟入下游水中沖走了。估計死魚有500公斤左右,太可惜了。
就此河段魚類突然死亡的原因,廣西區水產研究所專業人士吳先生聽了情況敘述后稱,短程河段魚類大量死亡,不排除偷排有害工業污水及生活污水的可能性。當有害污水進入河內達到一定濃度時,該處魚類就會大量死亡。村民所說的攪渾河水,只會造成少量魚類死亡,不會有幾百公斤魚大量死亡的現象。當上游有干凈水或雨水沖淡了有害污水濃度,不致于要魚類的命,魚類就會得以生存。因此,雖然河面上看到大量死魚漂浮,但水下面仍有活魚游動。至于更準確更詳盡的結果,須報廣西漁業環境監測中心,由該單位派人采集水樣及帶回死魚檢測。記者撥打該單位電話,至下午6時都是無人接聽。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