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羅非魚,南寧人稱“非洲鯽”,因味美價廉深受市民喜愛,是南寧人餐桌上常見的佳肴。
羅非魚加工成鮮魚片后,出口到歐美等國家,身價倍增,還大受歡迎。為了使出口的羅非魚達到國際市場質量安全標準,南寧市西鄉塘區加強了轄區內羅非魚養殖環境、水源、養殖投入品等綜合管理,去年12月,經廣西檢驗檢疫局、自治區水產畜牧局、自治區農業廳、自治區商務廳等部門專家考核驗收,成為廣西首個“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養殖場管理很規范
記者近日來到西鄉塘區位于石埠的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備案養殖場之一———盛滿源水產畜牧有限公司的養殖場。遠遠就看到了白茫茫的塑料薄膜像一床溫暖厚實的棉被,覆蓋在塘面上。
記者見到養殖場的經理蘇光雅時,他正穿著防水褲和養殖場的幾位工作人員一起在魚塘里忙碌著,用網兜、簸箕把魚苗打撈起來,篩選大小,轉移到事先圍好的區域里。
“有個客戶剛打電話來訂購1萬尾羅非魚苗,下午車就過來拉走。”蘇光雅說。27歲的蘇光雅從水產學校畢業后,積累了幾年的工作經驗,現在回到父親的養殖場幫忙。聊起羅非魚,蘇光雅像聊自己的孩子那么親切。
“魚塘蓋上這些薄膜,羅非魚苗才能安全過冬。”蘇光雅解釋道,“每年春節前,養殖場到海南去買羅非魚苗,剛買回來的魚苗像牙簽那么細,1厘米長。我們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它們,兩個月后魚苗就長到手指大小。”
時近中午,蘇光雅到倉庫里提出一桶飼料,邀記者一起去大棚喂魚:“我先到辦公室做個登記。我們這些羅非魚備案養殖場對所投放的飼料、魚藥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必須認真記錄,還要不定期抽查水質,抽查魚病。
城區水產畜牧局幫助我們建了實驗室,方便進行水質和魚病檢查。”記者跟隨蘇光雅來到大棚,棚里暖氣撲面而來。蘇光雅邊撒飼料邊告訴記者,養殖場的羅非魚大多在入冬前就打撈起來賣掉,目前魚塘里基本上是魚苗。這兩年南寧的冬天特別冷,現在魚塘里的溫度僅10攝氏度左右,已達到了羅非魚凍傷凍死的臨界溫度,不采取保暖措施魚苗就過不了冬。
記者了解到,西鄉塘區對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內的備案養殖場進行了綜合管理,構筑了“源頭備案、過程監督、抽查檢驗”三道防線,增強了出口羅非魚的國際競爭力。
提供服務解決銷售
西鄉塘區的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能給羅非魚養殖戶帶來什么?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來到位于金沙湖的養殖大戶陳本南的羅非魚養殖場。
陳本南說:“告訴你幾個數字就明白了。在成為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備案養殖場以前,我們養殖場一年養殖的羅非魚只有幾十萬斤,現在達到上百萬斤。”陳本南養魚15年,走過很多地方,最后選中金沙湖水域,決定在這里發展。以前養羅非魚不敢擴大規模,是因為本地市場消化能力有限,運到外地銷售成本又太高,而且在南寧養殖羅非魚基本上是一年一造,年頭放養年尾收,育苗過冬。在南寧養了幾年魚,陳本南的養殖場形成了規模,開始考慮將羅非魚養殖做強做大。“成為羅非魚出口備案養殖場,把本地市場無法消化的羅非魚賣給企業加工出口,擴大羅非魚養殖有了保 障。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人員還不定期來養殖場抽查,指導我們科學安全養殖,同時,養魚協會、城區水產畜牧局等部門還組織培訓班,給我們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我很看好羅非魚養殖業的前景。”陳本南笑著說。
西鄉塘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潘波湖告訴記者,西鄉塘區淡水養殖總量1.3萬噸,其中年出口羅非魚0.9萬噸,是南寧市出口羅非魚的主要原料基地。目前建成的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共有出口羅非魚備案養殖場15個,備案面積7151畝,年產量達8000噸左右,產值達0.85億元。以龍頭企業+農戶+基地的模式,打造了全新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這15個出口羅非魚備案養殖場是廣西出口水產品龍頭企業———廣西南寧百洋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原料供應基地之一,直接為當地農民人均增收貢獻113元。
出口質量是關鍵
目前,我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被國外通報最多的是藥物殘留超標,因此做好源頭管理是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最重要的保證。去年初,廣西檢驗檢疫局結合南寧市羅非魚備案養殖場的養殖、分布情況,決定率先在西鄉塘區創建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西鄉塘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潘波湖告訴記者,根據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西鄉塘區水產畜牧部門一直在引導條件成熟的養殖場申請無公害產地認證、無公害產品認證、產品地理標識認證、出口建議備案認證等,做好羅非魚備案養殖的標準化建設。
同時,順應市場對食品安全實行“源頭可追溯、生產可記錄、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的要求,建立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實現了出口羅非魚產品從“池塘到餐桌”、從“基地到市場”的全程監控,還建立了以生產、貯存、包裝、流通、銷售為鏈條的出口羅非魚產品可追溯制度。目前,西鄉塘區建成的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內的15個羅非魚備案養殖場的產品,均由百洋集團加工成魚片出口歐美國家,去年百洋集團南寧公司共加工出口羅非魚1.1萬噸,預計今年西鄉塘區羅非魚養殖將突破1萬畝,年產羅非魚將達1.1萬噸,羅非魚產業將成為新的農業產業化支柱產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