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農業部最近批復,全國首個鲴魚(刁子魚)原種場落戶醴陵市。隨著原種種苗繁殖供應形成體系,鲴魚這一名優魚邁向規;a,將躍上更多市民的餐桌。
目前,我省主產的細鱗斜頜鲴、銀鲴、黃尾密鲴,均稱作“刁子魚”。鲴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價格高出傳統的四大家魚一倍以上。1985年,醴陵在全國率先試驗鲴魚人工催產獲得成功。但20多年來,我省鲴魚種苗繁殖場規模小,經營分散。鲴魚種苗供應存在親本把關不嚴,品種退化等問題,導致全省鲴魚養殖多年來一直停留在20萬畝左右,年產量接近1萬噸。
據悉,農業部選址醴陵市來龍門辦事處東岸村建設鲴魚原種場,從資金和技術方面加大投入,兩年內實現年供各種優質鲴魚原種魚苗2億尾,形成100萬畝鲴魚養殖的供種能力,讓這一名優魚產得更多,銷得更廣。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