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煙臺海參”產量連年攀升、產業鏈逐漸延伸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引發了人們對于海參產業未來走向的大討論。在近期的采訪中,記者聽到了不少居安思危的聲音:“煙臺海參”如何在全國打響,并走向世界?海參加工業的發展方向在哪里?
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在市面上,包括海參肽、海參液、海參漿等在內的深加工產品占去了海參市場的三成以上,并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認可。海參深加工產品與初加工產品如何區別?省政協委員、煙臺海參專家宋志樂認為,目前學界還缺乏一個明確的界定。一般意義上的初加工產品指用傳統工藝加工,對海參的原有形貌沒有多大改變,而深加工產品指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提取海參營養成分加工的產品。
按這種觀點劃分,傳統的干海參、鹽漬海參及近年興起的即食海參、速凍即食海參等都屬于初加工范疇。關于干海參的加工方法,我們之前的報道中已有論述。鹽漬海參如何加工?據常年經營海參的潘先生介紹,是鮮活海參進行鹽漬加工后,其中保留一定量的高鹽份液體以保持海參的鮮美,要經過去內臟、清洗、沸煮、拌鹽、下缸腌制等過程。
即食海參一般有兩種加工方法,一種是采用鮮活刺海參作原料,經清洗、剖腹去內臟,然后進行控制海參自溶,做成充氮包裝參或海參罐頭;一種是以干海參為原料進行發制后做成即食海參。如今,無論在商場和超市都可看到即食海參的身影,諸如“新海水產”、“龍須島”等商家均將即食海參作為一種主導產品。
速凍即食海參作為即食海參的一種,被很多商家看好,因為它不經鹽腌和干燥,直接快速保鮮,食用快捷,也便于推廣。“海鷗灘”專營店的劉先生介紹,用鮮海參加工的速凍即食海參,是利用先進的快速熟化低溫保鮮處理技術,可以避免干制過程中的蛋白質變性、溶于水營養成分流失、體壁彈性大且空洞多的缺點。
隨著海參市場的紅火,越來越多的初加工海參產品涌進了市場,其中魚目混雜、真假難辨。海參產業的未來何去何從?有人這樣分析:“海參深加工產品將為海參產業贏得更多的市場,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種說法的依據是什么?事實證明,海參深加工產品在市場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給海參產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其產值也不容忽視。譬如海參肽,“芝罘島”、“新海”等品牌在海參市場上有著不容小覷的公信力。據知情人士透露,如今從事海參行業且年利潤過百萬元的企業近百家,不少企業已經開始了海參精深加工業務。海參初加工中存在的諸多不便,也使海參深加工特別是利用生物技術深加工的企業看好其前景。
業內人士認為,海參深加工產品同樣存在市場監管難的問題,原因是缺乏行業標準規范。所謂深加工產品,也不排除有人用簡單的技術,僅將海參碾碎或烘干處理包裝。還是以海參肽為例,一些小企業的產品便很難搶得市場,原因就是消費者既無法看到海參外形,又無法進行化驗,最終不敢購買。
海參初加工中可能亂用違禁原料,深加工中也同樣可能摻假。兩類產品今后誰將占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還需要時間來檢驗。有關專家這樣分析:煙臺的海參加工業尚不成熟,在海參深加工方面,應鼓勵支持企業向生物技術方面發展,避免出現過多過濫、技術含量低的海參產品。政府主管部門在加強海參市場監管的同時,還應通過政策引導等方式培育更多的“煙臺海參”品牌企業,進而引導老百姓的消費方向。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