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月29日,記者從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了解到,青海漁業專家對地處共和、尖扎、化隆等地的5個養殖場,開展9個批次虹鱒商品魚的漁藥殘留監測工作,監測結果合格率為100%。
據了解,為確保我省養殖水產品質量,實現生產“優質、高檔、名牌”水產品的目標,推動青海三文魚品牌建設,去年我省首次開展鮭鱒魚產品產地質量檢測工作。確定共和、尖扎等地設立4個鮭鱒魚養殖水產品質量檢測點,并為各縣水產站配備水產品質量快速檢測儀器和試劑盒,通過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各地逐步開展轄區內鮭鱒魚網箱養殖場水產品質量檢測工作。近日,我省漁業專家,先后對5個養殖場開展9個批次虹鱒商品魚的漁藥殘留監測工作,結果顯示合格率為100%。
省漁業環境監測站站長申志新說,我省通過建立負責任漁業許可制度,制定《關于促進我省鮭鱒魚網箱養殖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箱養殖場疫病防控基本要求和禁止事項》等指導文件,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和水產品質量全程監控技術試點工作,并遵循“最嚴格的養殖容量控制、最嚴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最嚴格的水產品質量監管”三項原則,加大了對養殖水體環境的監測力度。同時,要求各養殖場使用高效、環保、安全的全價配合飼料,嚴禁使用禁用藥品,并建立水產品質量檢測檔案和產品可追溯制度,讓消費者真正品嘗到品質絕佳的青海綠色三文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