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把天津濱海新區的進一步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布局,打造中國發展的第三極,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中央、國務院從全局出發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對于提升京津冀地區乃至環渤海地區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助、南北協議、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天津市國民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從科學規劃用海入手,挖掘海洋優勢,發展海洋經濟。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作為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必須認真履行管理職能,全面管好用好海洋,以實現濱海新區的可持續發展。
理順海洋管理體制 發揮地方政府作用
要管好用好海洋,必須完善涉海法律體系,理順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管理海洋的積極性。首先要完善并落實屬地管理制度,發揮地方政府與用海單位聯系緊密、對實際情況掌握充分的優勢,統一負責受理本區內海域使用申請的受理、審核及審批。上級部門應該多從政策上進行研究,從技術上進行把關,多為基層服務,把握海洋管理的方向,進行宏觀指導。其次,要理順各涉海管理部門關系,建立重大用海項目會商制度。我們在海洋管理實踐中發現,較大用海項目的審批涉及多個管理部門,往往出現銜接不暢、程序不明,導致各部門間各自為政,影響了辦事效率。我們認為應建立重大用海項目各級會商制度,由具有審核權的海洋行政管理部門牽頭,會同各級相關部門,建立會商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使我們的工作更好地適應濱海新區大開發大開放的需要。再次,要規范海域使用金管理,保護地方海洋主管部門工作積極性。肩負屬地海域管理的地方政府,直接服務于用海單位,承擔大量具體的基礎工作,這些工作的全面、高效、規范運行,必須有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有力支撐,因此對海域使用金的使用須按比例合理分配。國家應盡快出臺海域使用金使用管理方面的政策,并督促地方政府給予落實,以實現權利與義務的一致,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工作積極性,將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推向一個更高水平。
強化海洋功能區劃科學論證
適應濱海新區發展要求
《國務院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要求:切實做好濱海新區的規劃工作,建設若干特色鮮明的功能區,構建合理的空間布局。天津市根據濱海新區發展的目標和定位,制定了《天津濱海新區發展規劃》,在規劃落實的具體涉海項目實施中,必須在科學發展的原則下,強化對編制該區域海洋功能區劃的科學論證,并按新的功能區劃規范使用海域,合理分配海域資源,促進各種海洋產業的協調發展。要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科技、權益等因素,通過制定并實施天津濱海新區海洋開發規劃和地區大比例尺功能區劃及海域使用總體規劃,實現各產業關系的協調。調整各產業布局,使之更加有序、合理和科學,維護海上開發利用秩序,實現海洋經濟的最佳整體效益。
全面加強海洋管理工作 實現用海規范高效有序
隨著濱海新區大開發、大開放的全面鋪開,新一輪的較大規模的用海項目將出現,原用海項目的擴大、使用性質變更也會頻繁出現,所以要加強動態管理,按有關法規,實現海域使用管理的規范高效有序有償。努力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繼續抓好宣傳工作,增強用海單位的海洋意識。強化海上執法監察,加強執法隊伍的正規化建設。堅持海上檢查與陸上檢查相結合,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事前檢查、事中檢查與事后檢查相結合,自查、抽查與拉網式檢查相結合。采取多種形式深入持久地宣傳《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加強海洋管理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科學管海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添置必需的專用設備,抓好海域管理的基礎建設。強化優質服務,進一步提高海域使用管理水平,實現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工作
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海洋資源從沒有充分開發到大規模開發,極易造成海洋環境從污染較少到污染迅猛加劇,導致海洋資源掠奪性和毀滅性的開發和利用。所以,我們的海洋管理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規劃,嚴格管理,注重海洋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要特別注重有限的自然岸線保護。要不斷提高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及能力,決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生態環境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特別對渤海海域,因處于半封閉狀態,水體交換滯緩,附近城市污物長年排放造成了累積污染,所以,建立海洋開發和濕地灘涂保護規劃顯得尤其重要。必須通過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來維護海洋資源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實現海洋資源與海洋經濟、海洋環境的協調發展,促進海洋開發、海洋保護與海洋管理間的良性循環,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