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蓬萊市沿海漁業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海珍品養殖基地。近年來,依托海水養殖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優勢,蓬萊市水產加工業發展加快,年水產品加工量達到10萬多噸。同時,每年水產品加工遺棄下大量扇貝殼、牡蠣殼等廢物。如何處理這些加工廢棄物成為蓬萊的一個難題。為此,蓬萊市積極鼓勵企業采用高新技術,將水產加工廢棄物轉化成高科技產品,獲得巨大效益。
在蓬萊市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可以見到海產品加工后的廢棄物創造的巨大效益。該公司以扇貝殼、牡蠣殼為原料,經過提煉加工后年可生產生物碳酸鈣、活性鈣15000噸,利用各種廢棄物資80000噸,利潤達到6000萬元。
據介紹,花3000元購買10噸牡蠣殼,可生產7000公斤的生物碳酸鈣,行情好時可售4.9萬元。目前,在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的帶動下,蓬萊市海洋生物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