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百洋水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年度報告摘要
證券代碼:002696 證券簡稱:百洋股份 公告編號:2013-022
百洋水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年度報告摘要
1、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投資者欲了解詳細內容,應當仔細閱讀同時刊載于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上的年度報告全文。
公司簡介
2、主要財務數據和股東變化
(1)主要財務數據
(2)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3)以方框圖形式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
3、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一)宏觀環境和報告期經營業績說明
據農業部漁業局發布的海關統計數據,2012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總量792.50萬噸,進出口總額269.8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9%和增長4.54%。水產品繼續位居大宗農產品出口首位,出口額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30%,較上年提高0.7百分點,其中優勢養殖出口品種繼續保持主導地位。作為出口數量最大的水產品品種,我國凍羅非魚食品2012年的出口量達36.2萬噸,同比增長9.59%,出口額達到11.63億美元,同比增長4.91%。
在過去的一年里,在國內外宏觀經濟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公司面臨原料價格波動、人民幣升值、行業競爭加劇等諸多不利因素,同時也趕上了國家對農業和漁業不斷出臺利好政策、對西部企業支持力度加大等諸多機遇。憑借公司多年來在水產食品加工板塊和水產飼料板塊市場開拓、品質管理、客戶資源、商業模式、人才儲備以及其他各項軟硬件方面打下的較好基礎,通過準確的戰略定位、市場把控和有效的經營策略調整,公司充分發揮了自身規模優勢和產業鏈優勢,2012年公司羅非魚食品出口銷售量同比增長19%,水產飼料銷售量同比增長33.57%;2012年,公司合并實現營業總收入人民幣117,078.38萬元,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8778.54 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8464.47萬元。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訂的總體目標。
主營業務指標的基本情況如下:
1、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078.38萬元,同比增長15,788.61萬元,增幅為15.59%。其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7,075.15萬元,同比增長15,785.38萬元,增幅為15.58%。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際羅非魚食品及國內水產飼料的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公司經營規模相應擴大等因素所致。報告期內公司羅非魚食品出口總量同比增長4960噸,增幅為19%,水產飼料銷售總量(不含內部交易)同比增長27483噸,增幅為33.57%,較好的完成了全年制訂的產品銷售計劃;
2、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達100,768.38萬元,同比增長13,770.19萬元,增幅為15.83%。隨著公司營業收入增加,營業成本也出現了相應的增長;
3、報告期內營業稅金及附加為388.73萬元,同比增長274.51萬元,增幅240.33%。隨著企業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深加工產品比例的提高,報告期內公司出口業務免抵額出現了較大幅的增長,從而導致了本期城建稅、教育附加等稅費支出出現了相應的增長;
4、報告期內營業費用為2,207.61萬元,同比增長180.82萬元,增幅8.92%。隨著企業出口量的增加,報告期內營業費用中與出口量相關的運輸費、檢驗費及銷售人員薪酬等均有所增加,從而導致了本期營業費用出現了相應的增長;
5、報告期內管理費用為4,718.69萬元,同比增長673.23萬元,增幅16.64%。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及擬建項目的陸續動工,報告期內公司加強了管理人員的儲備,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平均薪酬水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報告內的辦公費、管理人員薪酬支出,從而導致了管理費用的增長;
6、報告期內財務費用為1,307.85萬元,同比減少395.77萬元,減幅23.23%。募集資金帳戶中的存款所形成的存款利息是報告期內財務費用下降的主要原因,除此外,得益于全年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平穩,本年度匯兌損失的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財務費用;
7、報告期內資產減值損失為349.80萬元,同比增加109.69萬元,增幅45.68%。主要是本期應收賬款增加導致計提的壞賬準備增加所致;
8、報告期內研發投入為46.27萬元,同比減少68.06萬元,減幅59.53%。本報告期內的研發投入中,委托外單位進行產品配方研究的支出為10萬元,該項支出列入了本期開發支出項目,其余研發投入均轉入了當期管理費用。報告期內研發投入的減少主要是由于本年度企業新開發的產品數量減少所致;
9、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260.96萬元,同比減少4,672.60萬元,減幅47.04%。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本年度經營性應收項目(主要是應收飼料產品銷售款)增加,另一方面是因采購策略原因上年末應付賬款大幅增加轉為本年支付且本年末應付賬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
10、報告期內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227.29萬元,同比減少流出為1,522.54萬元,減幅17.40%。主要由于本年度對外的股權投資項目減少所致;
11、報告期內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9,902.93萬元,同比增加48,544.74萬元,增長3574.22%。主要為收到募集資金所致;
12、報告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47,940.35萬元,同比增加45,424.91萬元,增長1805.84%。主要為收到募集資金所致。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產業鏈和商業模式優勢
目前,公司已初步完成了“以水產食品為核心,以水產飼料為配套,以水產養殖為示范帶動,以水產食品精深加工和水產生物制品為延伸”的業務布局。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區域化配套開發,公司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鏈上相關業務協同發展的格局,綜合成本領先優勢明顯,抵御行業波動風險能力較強。此外,公司積極推進副產品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公司通過利用羅非魚加工過程中的魚皮、魚鱗及各類副產品開發出了魚粉、魚油等各種水產飼料原料及膠原蛋白等生物制品,初步建立了一套業內領先的商業模式。
2、領先的質量資質認證優勢和客戶資源優勢
公司已建立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及質量控制體系,先后通過了ISO9001、HACCP、BRC、BAP(ACC)等多層次的質量控制認證。同時,公司已建立產品可溯源體系,公司領先的加工車間,先進的檢測中心以及電子監控系統等硬件設施為公司食品安全提供了保證。憑借在品質管理、銷售規模、響應速度和企業信譽等方面多年積累的行業領先優勢,公司主要客戶為國際大型水產貿易商,客戶資源優勢明顯。
3、產業區位布局的優勢
由于羅非魚養殖具有顯著的區域性和季節性,因此獲得充足的原料魚資源是羅非魚加工企業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廣東、廣西、海南是我國乃至全球最主要的羅非魚產區。公司擁有業內較為完善的產業布局,目前已在廣西的南寧和北海、廣東的茂名和湛江四個羅非魚主產區擁有羅非魚加工廠,此外還利用募集資金在廣西北流投資興建1個加工廠,同時公司積極向海南進行業務拓展。上述布局將能夠使公司業務范圍可有效輻射原料的絕大部分主產區,為公司鞏固市場份額、分散經營風險、實行區域化配套開發和延伸產業鏈奠定了基礎。
4、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在業內具有領先優勢
為推動產業的升級和轉型,近年來公司著眼于戰略發展需要,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010年以來,公司申請發明專利20多項,其中有多項已獲得授權。在目前已授權專利中,水產品精深加工、羅非魚環保飼料、越冬飼料、水產品綜合開發等領域的有關專利技術成果已經進行成果轉化。由于企業在水產品加工領域的技術積累,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廣西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廣西水產品加工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羅非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和“廣西水產品加工產業研究院”。
5、規模優勢和管理團隊優勢
公司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羅非魚食品提供商,產品市場份額持續提升,這源于公司的主要經營管理團隊擁有較強的環境應變能力,能夠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經營策略,同時管理團隊還擁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經營模式的復制能力,通過新設企業或資產、股權的收購,實現公司規模的快速擴張和經營效益的不斷提升。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1、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及競爭格局
公司是全球加工規模最大、國內領先的羅非魚食品綜合提供商,具有涵蓋水產飼料、水產食品加工、水產研發、苗種培育、水產養殖和水產生物制品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羅非魚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各國推薦養殖品種,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高蛋白低脂肪、無肌間刺等特點,適合產業化規模化加工,這是草魚鯉魚等有刺其他淡水魚無法相比的。在國外,由于海洋捕撈的限制,羅非魚作為海洋捕撈鱈魚等的替代品,已經成為大眾不可或缺的食品,從2008年至2012年,我國羅非魚產品出口量分別為22.44萬噸、25.90萬噸、32.28萬噸、33.03萬噸、36.20萬噸,平均增幅超過10%,保持連續、穩定的增長勢頭,并且在2009年以后,羅非魚產品的出口數量首次躍居全國水產品出口數量(噸數)首位,并一直保持至今。隨著海洋捕撈的限制越來越多,而同時人們對水產食品的需求不斷提升,從長遠來看對羅非魚食品的需求仍將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
目前,我國羅非魚加工出口的企業從幾年前的200多家減少到不足100家,但是行業集中度仍然偏低,公司作為規模最大的企業,市場占有率也僅為9%左右,而且行業中一些企業還存在養殖、加工不規范、不正當競爭等發展中的問題。隨著客戶對企業軟硬件和品質認證的要求越來越高和市場的優勝劣汰,具有飼料、種苗、養殖、加工等較為完善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會比單一的加工廠競爭優勢更為明顯。
2、公司未來發展戰略
公司將繼續貫徹橫向擴張、縱向延伸和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的發展策略。從橫向上公司會將南寧地區成熟的業務模式向更多的區域推廣,積極實施區域化配套開發策略,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從縱向上繼續完善羅非魚產業鏈,加大研發投入,在鞏固水產食品加工板塊的基礎上,重點完善水產飼料的配套布局,同時積極發展水產生物制品和其他精深加工食品,提高產業附加值;此外,公司還將探索羅非魚以外其他水產品種的業務,積極創建知名品牌,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便捷的水產食品。
3、2013年度經營計劃
2013年是公司完善布局、夯實基礎、加快發展的關鍵一年。從公司層面來看,年度工作重點主要有如下幾項:
1)以海南的業務拓展作為全年的重點工作之一,進一步完善公司業務布局。我國羅非魚的養殖產量和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四個省區,羅非魚的養殖產量2010年分別為62.42萬噸、21.44萬噸、25.06萬噸、10.95萬噸,其中兩廣和海南又是最主要的原料產區。目前,公司的業務區域已經涵蓋了廣東的茂名和湛江、廣西的南寧和北海,下一步將重點開拓海南區域的業務,在發展食品加工業務的同時,積極完善飼料、養殖等配套業務,從而保持業務布局在同行企業中的領先優勢。
2)積極實施玉林北流水產品加工項目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北流水產食品加工廠(廣西百嘉食品有限公司)的建設是公司水產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項目所在地位于廣東、廣西交界地區,可有效輻射廣西的陸川、博白以及廣東的高州、信宜、羅定等淡水養殖主產區。根據玉林市的規劃,北流幾年來重點發展羅非魚養殖,玉林市擁有可養殖水面超過70萬畝,并且周邊200公里范圍內羅非魚養殖面積超過30萬畝,年產量超過20萬噸,可有效滿足加工廠的原料魚需求。目前尚無羅非魚加工廠,公司需加快項目實施搶占市場先機。此外,公司還將加快募集資金投資的養殖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的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份額和核心競爭力。
3)完善原有業務區域的配套業務,特別是進一步提升公司水產飼料的規模和競爭力。從目前來看,水產飼料不僅僅是公司發展水產食品加工業務的重要配套,也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目前公司僅在南寧擁有一個飼料廠,2012年度公司水產飼料板塊突破產能瓶頸,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品質,水產飼料產量首次超過11萬噸,超額完成了年初制訂的任務目標。為了解決旺季水產飼料供不應求的局面,2013年公司將進一步考慮擴大南寧地區的飼料產能,同時也充分考慮在南寧以外的其他業務區域進行水產飼料板塊的擴展,進一步夯實公司的產業鏈。
4)做好國際、國內市場營銷工作
2013年,公司將繼續扎實推進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開拓。在國際市場方面,將積極開發美國以外的其他新興市場,特別是中東地區市場,不斷爭取實力較強的大客戶和新客戶。公司將繼續做好美國和歐盟等相關國際認證和年檢工作,加強和客戶的對接和交流,不斷鞏固和提升公司產品的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在國內市場方面,水產飼料業務將進一步加大營銷力度,不斷鞏固公司的品牌,此外水產食品和生物制品也將開發更多的客戶,力爭在2013年體現效益。
5)進一步提升綜合管理運作水平
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有關要求規范運作,確保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同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在內控建設方面,公司需在組織架構、發展戰略、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管理、資金管理、資產管理、采購業務、銷售業務、食品安全管理、工程項目、對外擔保、研發立項、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等方面進行充分梳理和不斷完善,防范風險,向管理要效益,以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需求。
6)積極籌劃超募資金使用項目。
如何合理利用超募資金,發揮資本杠桿作用,為股東爭取更好的回報亦是2013年的工作重點。一方面,可用于工業建設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公司要做好項目用地的儲備工作。另一方面,從公司近期發展和長遠利益來考慮,不僅主營業務的投資整合要加快推進以鞏固公司主營業務的市場份額,還要積極探索和準備一些國家鼓勵和支持、適合企業發展的相關新品種和新業務,在實現資金高效使用的同時形成公司新的增長點。
4、未來面對的風險因素
1)食品質量安全控制的風險
公司主要從事冷凍羅非魚食品和水產飼料的生產和銷售,一旦質量管理工作出現紕漏或因為其他不可預計原因發生產品質量問題,不但會產生賠償風險,還可能對公司的信譽和公司產品的銷售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為此,公司已建立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及質量控制體系,先后通過了ISO9001、HACCP、BRC、BAP(ACC)等多層次的質量控制認證,公司自設立以來未發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2013年,公司將食品安全管控作為生產經營的重中之重,在人員、設備、流程制度的完善和執行方面繼續加大投入,確保食品安全管控萬無一失。
2)自然災害及疫情的風險
羅非魚加工行業的上游屬于養殖業,易受寒凍、暴雨、洪澇自然災害或養殖疫情的影響。為應對上述風險,公司非常注重養殖基地和加工企業布局,具有區域布局合理、分散的優勢,即使發生災害性天氣或疫情公司整體損失的風險仍然較小。此外,公司一直致力于災害疫病防治體系和產品質量控制體系的建設,在水產養殖災害疫病的預防、監測及治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3)主要原材料供應波動風險
由于羅非魚養殖受到市場預期、飼料價格、自然災害和養殖季節性等因素的影響,原料魚具有旺季供應過剩、價格低和淡季供應階段性不足、價格高的季節性波動特點。盡管公司主要的生產經營場所均在羅非魚主產區,產業鏈配套基礎良好,但是如果出現原料魚供應不足或價格劇烈波動,會對公司的成本和產能利用帶來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為此,2013年公司將市場分析和原料采購作為工作的重點,統籌規劃,靈活調整,努力做好原料成本控制工作。
4)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風險
公司的羅非魚加工產品大部分出口海外市場,主要采用美元結算,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內大幅升值會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影響。為此,公司采用原則上只接受短期訂單、加快發貨周期、適時采用外幣貿易融資等應對措施,多年來匯率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基本可控。
4、涉及財務報告的相關事項
(1)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核算方法發生變化的情況說明
無。
(2)報告期內發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況說明
無。
(3)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合并報表范圍發生變化的情況說明
與上年度相比,本年度合并報表范圍新增了2家全資子公司、減少了1家全資子公司,新增的全資子公司為公司于2012年3月16日、2012年2月7日分別設立的廣西百嘉食品有限公司、廣東百漁食品有限公司,上述兩家企業期末凈資產均為1,000萬元;減少的1家全資子公司為公司于2012年12月注銷的隆安百洋漁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本期凈利潤為-27.05萬元。
(4)董事會、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本報告期“非標準審計報告”的說明不適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