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第二屆“賈思勰農業獎”頒獎典禮在“農圣”故里山東省壽光市舉行。
“賈思勰農業獎”的獎項設置,包括先鋒人物獎、杰出貢獻獎和終身成就獎。評選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充分考慮參評者的公共信譽、發展方向、帶富效應、行業美譽度、社會責任感等,面向全國接受報名。在社會投票的基礎上,邀請專家進行綜合評價,最終確定獲獎名單。
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理事、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客座教授、銘治集團創始人兼總裁張偉獲農業先鋒人物獎,這是水產企業家首次獲得“賈思勰農業獎”。
先鋒人物獎獲獎者張偉(左一)
中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農業又是中國第一產業。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發展農耕文明,全面賦能鄉村振興,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精心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中華全國農民報協會特別支持下,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和濰坊科技學院共同推出面向全國的農業獎項——“賈思勰農業獎”。首屆頒獎典禮已于2023年5月20日在壽光舉行。
建成江南最大規模智能化蘑菇栽培基地的全國勞動模范、上海聯中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長陳林根,中國農業500強企業負責人、山西省畜牧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胡凱,深耕“東方寶樹”元寶楓全產業鏈、攜帶尖端康養產品走向世界的重慶新生代女企業家、九尾貓集團創始人易晶晶,連續擔任三屆江蘇省葡萄協會會長、擁有2000多個葡萄品系的“民間最牛葡萄育種專家”徐衛東,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中華農業科技獎的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負責人馬均,改變水產傳統經營模式、成功帶動全國5萬多名從業者發家致富的廣東企業家張偉獲得第二屆“賈思勰農業獎”先鋒人物獎;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甜瓜種植輻射海南島28萬畝的“中國甜瓜第一鎮”山東省壽光市稻田鎮,植樹40年、讓內蒙古7萬畝沙漠披上綠裝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獎獲得者、“治沙女王”殷玉珍,種糧4000多萬斤、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的“糧食大王”、湖北農民劉文豹父子獲得第二屆“賈思勰農業獎”杰出貢獻獎;奮斗半個多世紀、七次開創和刷新中國夏玉米高產紀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獲得第二屆“賈思勰農業獎”終身成就獎。
典禮上,舉行了濰坊科技學院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濰坊科技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魏華中為第二屆“賈思勰農業獎”頒獎嘉賓代表孫中華、獲獎者代表李登海頒發聘書。
先鋒人物獎獲獎者張偉
左一為張偉。
生態養殖未來可期。2019年,張偉創辦以蝦蟹為主產品的公司,打造集種苗、飼料、養殖、加工、預制菜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探索水產業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在江蘇、山東、廣東等地布局20余家子公司,建成4個養殖園區,帶動5萬多名從業者共圓富裕夢。
短短5年,張偉的全產業鏈年銷售額實現從零到13億元的飛躍。在他引領下,環渤海和兩廣地區的30多萬畝養殖水域,對蝦、小龍蝦產量增長20%,效益提升30%。
未來的水產世界,一定是由新質生產力驅動。讓水產業強起來,讓水產人富起來,讓鮮美無比的蝦蟹成為尋常百姓家常菜……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管有多少坎坷,張偉表示,定將步履鏗鏘,初心不改。
整齊劃一的農田如綠色海洋,成群的白鶴悠閑低飛,小龍蝦在水中追逐嬉戲……一幅多么美麗的鄉村畫卷!
無論多忙,他每個月都要抽出幾天時間,到田間池塘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收獲時節,面對蝦美蟹肥的豐收場景,聽著漁農們開心的笑聲,自豪感總會油然而生。
生態養殖未來可期。經過多個崗位的歷練后,他創辦了以蝦蟹為主產品的公司,打造集種苗、飼料、養殖、加工、預制菜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他探索水產業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在江蘇、山東、廣東等地布局20余家子公司,建成4個養殖園區,帶動5萬多名從業者共圓富裕夢。
短短5年,他的全產業鏈年銷售額實現從零到13億元的飛躍。在他引領下,環渤海、長三角和兩廣地區的30多萬畝養殖水域,對蝦、小龍蝦產量增長20%,效益提升30%。
未來的水產世界,一定是由新質生產力驅動。深耕實業之余,他向江蘇海洋大學等高校捐贈千萬元助學金,幫助未來的水產人學有所成。
讓水產業強起來,讓水產人富起來,讓鮮美無比的蝦蟹成為尋常百姓家常菜。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管有多少坎坷,這位80后漢子步履鏗鏘,初心不改!
他,就是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理事、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客座教授、銘治集團創始人兼總裁——張偉!
· 頒獎詞 ·
小時候,
你喜歡在河溝里撈魚摸蝦。
長大后的你,
竟把蝦蟹做成了事業,
風里雨里,
仗劍走天涯。
當你的腳下蝦蟹盈塘,
當漁農收獲金銀滿倉,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弄潮兒的責任與擔當!
致敬水產新銳!
致敬好漢張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