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市通過樹立農產品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和名牌意識,認真組織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和食品生產放心工程,使我市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得到提升。今年以來,全市僅無公害水產品就有4萬多噸直供“長三角”市場。
近年來,我市各地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圍繞市場需求,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實行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全市已形成了優質水稻、優質油、優質棉、蔬菜瓜果、畜禽、水產等六大農業主導產業。無為的棉花、廬江的糧食、和縣的油料進入了“全國百強縣”行列。水禽、水產、蔬菜瓜果三大產業特色明顯,其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已達46%,成為我市極具發展潛力的三大產業。
為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我市從提高農產品質量入手,大力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目前,全市已制定農業地方標準105個,其中生產技術規程76個,農產品標準29個。已開發安全農產品基地200萬畝,建立標準化家禽養殖小區20個。認定安全農產品83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66個、綠色食品16個、有機食品1個。全市已涌現出省級名牌農產品58個,占全省名牌農產品總數的六分之一。安徽大平工貿集團生產的“大平”牌菜籽色拉油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這是我省農產品中第一個獲此殊榮。為了提高我市農產品知名度,我市除積極參加安徽名優農產品綠色食品(上海)展示交易會,連續5年舉辦中國巢湖水產品推介會以及和縣蔬菜博覽會外,還在上海、南京等地設立巢湖農產品展銷“專區”、“專柜”、“專賣店”和“一條街”,有效地擴大了市場銷售半徑。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