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羅非魚,生物藥劑海藻糖,本是毫不相干的種類,卻被南寧中諾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廣西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的專家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近日,記者從南寧市科技局獲悉,這個以海藻糖為抗凍劑開發的羅非魚加工新工藝科研項目,不僅減少了化學合成添加劑對人體的影響,提升了羅非魚產品的天然品質,每年還可使廣西水產養殖業增收5億元。
鮮羅非魚遠銷遇瓶頸
據了解,廣西羅非魚養殖產量大,由于沒有規;纳罴庸ぃ蟛糠至_非魚僅用于鮮銷,形成市場上供應剩余,市場零售價低下,養殖羅非魚幾乎無利可圖。如何解決淡水魚深加工的瓶頸問題,使南寧市以及北部灣地區的羅非魚養殖戶直接受益,讓廣西的羅非魚更好地遠銷到有需要的外地開辟另一片市場?從2004年開始,經南寧市科技局立項,由南寧中諾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廣西大學、廣東海洋大學,選取廣西產量大的羅非魚深加工作為突破口,以海藻糖為抗凍劑開發羅非魚加工新工藝科研項目。
海藻糖保鮮屬于首創
海藻糖作為一種天然、安全的“生命之糖”,應用于羅非魚深加工后,保證羅非魚在冷凍外銷過程中魚肉營養成分不被流失,還可以有效地減少魚肉中的水分流失,更好地保持原有鮮銷時羅非魚的鮮美品質,保持這些新鮮的品性,廣西羅非魚市場前景將更廣闊,這就得益于海藻糖優異的防止蛋白質冷凍變性和有效地減少液滴損失的特性。
經專家科技成果鑒定認為,該項目將海藻糖應用于羅非魚深加工在我國屬首創,填補了羅非魚深加工中防止蛋白質變性的研究空白。專家預計本項目技術推廣后,每年可使廣西水產養殖業增收5億元,使南寧市以及北部灣地區的羅非魚養殖戶直接受益,為養殖戶增加2000萬元附加值,由于養殖增加,從魚苗繁育、成魚養殖、魚料加工等整個行業產業鏈解決農村勞動力2萬人就業。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