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不久,市民將在超市買到帶著“身份證”的鮮魚。這是記者昨天隨市人大代表了解本市農業、漁業工作時獲悉的。在昌平常興莊漁場,記者了解到,附帶在鮮魚身上的標簽在電腦前一刷,就可追溯到魚的供應地,為市民餐桌提供了安全保證。
據了解,北京都市型現代漁業全方位、立體地拓寬漁業的發展空間和功能,從2003年開始實施水產標準化示范工作,經過4年的努力,全市漁業標準化基地的數量達到138個,先后有23個水產生產企業的34個產品獲得農業部無公害水產品認證,4家水產品生產企業的6個產品通過有機農產品認證。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