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重視發展海洋經濟,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海水養殖,重點發展名優高效品種,建設優質水產品養殖基地。”
———摘自張江汀市長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這場風暴潮終于停了,我又可以出海了!”長島縣大欽島東村的老高長舒一口氣說。對老高而言,搖著小舟出海垂釣可不是在玩兒,而是他的“職
業”———為村里的深水大網箱垂釣魚苗,去年他靠賣魚苗收入了5萬多元呢。
在大欽島東村,以此謀生的不只老高一人,有人釣魚苗賣最多能賺到7萬多。在近海養殖受局限的情況下,深水大網箱與普通網箱有何區別?記者采訪了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負責人,得知長島縣深水大網箱試點帶動起了一個為漁民創收的產業鏈,一個深水大網箱養魚可以達到30000條,是普通網箱的幾十倍,一年卻可以實現毛收入30萬元以上。在海陽乃至芝罘、萊山,深水大網箱試點養殖也在開展,一般養殖品種為黑魚、黃魚等,出口韓國可以賣到每公斤36元以上。
記者了解到,深水大網箱是山東省漁業資源恢復計劃的組成部分之一。省財政對于漁民實施補貼,每發展一個深水大網箱補貼1萬元,目前僅長島便有大網箱約200個。業內人士分析,深水大網箱在近海漁業資源匱乏的今天,與海上底播、增殖放流、人工魚礁等一起,對漁業資源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大網箱之下的沉船為魚苗提供著餌料。
深水大網箱增殖帶動起了一個效益可觀的產業鏈,老漁民垂釣魚苗只是起點,據市海洋與漁業局人士介紹:工廠化養魚長至一定程度投放到海水中的大網箱里養殖,可以節約成本,而由此帶動起來的冷藏產業、出口業,都為漁民就業、增收提供了保障。
“水下是深水大網箱,效益驚人;水上有游人泛舟,休閑娛樂。這種模式在南方一些城市已經變成了現實,煙臺也正在嘗試。”芝罘區漁業部門人士介紹。在芝罘區與萊山區交界的濱海海域,已經試點搞起了幾個深水大網箱,如果沒有大的意外,將隨后規劃相應海域搞深水大網箱與休閑漁業相結合的漁業經濟新模式。
風暴潮會不會影響到深水大網箱?有關專家稱:“抗臺風都沒有問題!深水大網箱可設計成升降式的,一旦有大風浪的話,可以將其下沉。”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正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在2007年全市《關于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意見》中,提出了全市海水養殖產量達到108萬噸、產值達到87萬元的目標,深水大網箱的發展前景值得看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