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釣南極犬牙魚,你得帶著秘魯魷魚做的魚餌,并且將魚鉤甩進羅斯海的深處。這正是一只烏克蘭船隊在南極附近進行的垂釣活動。但有時候大自然會給你帶來新玩意,比如有時候你會釣到一只跳須魚。
2009到2010年間,烏克蘭水手偶然發現了三只看起來不同尋常的魚。深入分析后發現,它們是從未被發現的新物種,被命名為跳須魚,該發現發表于4月的期刊《動物秘密》上。這種魚的學名叫做尼氏須蟾鰧魚(Pogonophryne neyelovi)。
這種深海魚類長相奇特,身體上分布著褐色斑點,形狀有點像蝌蚪,研究稱幼年時它們更像。跳須魚有鋒利的背鰭,并且身上長著很多怪異的“胡須”,就像大頭棉簽一樣,布滿了它們的下巴和背部。
三只魚中最長的一只達到了十四英寸(35.5厘米)。它們喜愛生活在深海——差不多4560英尺處(1390米)。
跳須魚的肝臟非常大,占據了它們整個腹部的35%,這說明這種海洋生物應該酒量不錯,當然了,魚類能否喝酒不可考量。
如果你對跳須魚感興趣,也可以嘗試發現它們的表親屬。蟾鰧魚屬下有22個種族。這些魚都生活在南極海域附近。有一些就像跳須魚被發現的地點一樣,生活在羅斯海,以及南極的羅斯冰架。
目前,對于跳須魚的生活習性,食物以及在深海中的活動都尚不清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