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員在海底揀拾蝦夷扇貝
中國臨海城市有很多,但以海鮮聞名的卻不多。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滋味鮮美”、“品質上乘”成了大連海鮮的關鍵詞。大連海鮮的品質正得益于這方水土的天時與地利。
依托緯度優勢,大連四季分明,大連的海洋生物們也擁有著自己的個性。他們大多春季繁殖、秋季增加進食,通過獨特的能量積累能力,熬過冰冷的冬季。由于水溫有明顯的變化,和南方相比,大連海洋生物的生長周期要長1-2年。如此,他們就需要在變幻莫測的自然環境里,遭遇更多的風浪或低溫,可以說,每一個成年成活的大連海洋生物,都是自然選擇出的優勝者。
大連的海域構成也是得天獨厚的,西北瀕臨渤海,屬內海特點;東南面對的黃海連接太平洋,屬外海特點。內海和外海兩種海水交換,讓這片海域融匯了各種營養物質,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天然的餌料。
和東海僅有一馬平川的泥灘海域不同,大連的大海既有如莊河、皮口的泥灘海域,也有黑石礁的礁石海域,還有金石灘的沙灘海域。用海洋學者的專業評價就是“環境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的多樣性”,所以在大連能找到貝殼類、魚類、蝦類等各種海鮮品種。不僅如此,這里還是皺紋盤鮑、遼參等名貴海產的原種產區。
在獲得食欲的滿足之余,如何讓更多的人與大海親密接觸?現在,到海邊游玩,決不是只能洗洗海澡,大連各涉海區市縣正致力打造精品休閑漁業,你可以帶著家人在海島小住感受漁家風情,可以乘船出海垂釣,可以體驗海珍品養殖全程……這是與大海更親密的接觸,這是縱情享受“漁家樂”的新奇體驗。“看海景、吃海鮮、帶海貨”這是一位大連老人對大連海洋產業的寄語,讓更多的人享受大連海景,吃地道的大連海鮮,將大連海產品帶往各地,這也是本市海洋經濟的坐標。
當我們享受海洋資源帶來福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海洋研究者們,不只關注如何高效利用資源,更將視角投入到了對海洋資源的維護中。本市投入建設的海洋牧場,在海洋研究學者看來,通過在大海中創造出適合海洋生物生長和繁殖的環境,配合底播增殖等形式,打造出海洋生態鏈,再借助海洋的再生能力,讓海洋資源持續循環。
我們有理由相信,借力這方水土的天時與地利、凝聚的人和,這座城市定將與大海悠長相伴!
收獲蝦夷扇貝
坐船出海釣魚
潛水員捕撈海參
投放人工魚礁
海洋牧場
索取和回報的共贏選擇
“沿海城市有很多,但以地域為名稱做出海鮮名堂的只有‘大連海鮮’。 ”談起大連海鮮,市海洋與漁業局養殖專業人士自豪地說,依靠北方的冷水優勢和豐富的海域環境,大連海產品憑借著特有的品質和味道享譽全國。
大連海鮮的名氣,吸引了國內外的顧客,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伴隨著全世界海洋資源的衰退,如何平衡經濟利益與資源環境,成為了漁業從業者們必須思考的課題。盡管海水養殖業能夠補充野生捕撈,但帶來的環境、病害及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打造海洋牧場成為了本市海洋資源發展的新動力。
對海洋牧場,漁業研究者們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大連水產研究所所長姜大為用為人熟知的陸上生態鏈作比:“在山上種樹,樹可以保持水土,保持水土就能生長出草,有樹、有水、有草就會有蟲子,有蟲子就有小鳥,有小鳥就有大鳥,如此建立起生態鏈。而海洋牧場的第一環,就是在海洋當中建立完整的生態體系。 ”在海底投放人工魚礁為生物制造生長和繁殖環境,并配合進行底播增殖,如同在海底建立牧場。海洋比陸地更優越的是,海洋具備可再生性。以鮑魚為例,通過向海底投放人工魚礁之后,同一地點如果今年出現鮑魚,捕撈走之后,明年這個地方還會有鮑魚。
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人士認為,海洋牧場是一個立體化養殖模式。不單在海底投放人工魚礁,海面、海水中部都屬于海洋牧場范疇。例如同一海區,在海面做網箱或浮筏養殖,在海底做扇貝、鮑魚等海產品的底播增殖。
目前,海洋牧場有兩種主要的方式,分別是底播增殖和工廠化網箱養殖。如今,與傳統海水養殖相比,海洋牧場優勢已經顯現。以蝦夷扇貝為例,在傳統浮筏養殖產量堪憂的情況下,通過底播增殖的方式,穩定了本市的蝦夷扇貝產量,同時海底最接近自然生長的蝦夷扇貝,體型大味道鮮美,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近幾年,本市各種底播增殖放苗過百億。
休閑漁業
海島小住開船垂釣
如今來大連玩海,你不僅能登上海島小住,還可以乘船出海垂釣,更有趣的是還能體驗美味的海鮮是如何養殖的。這個被稱為休閑漁業的項目,有個更貼切的詞——那就是“漁家樂”。
農業部下發的全國首批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咱們大連就有三家。作為其中最成形的長海縣獐子島海洋牧場休閑漁業示范基地,把海釣項目作為休閑漁業主打項目。在2000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場”上開辟了1000畝人工魚礁專屬釣場,配以6艘專業的海釣艇供休閑垂釣。今年“五一”當天,僅大連長山群島客運有限公司就運載旅客2164人次,釣客88人。
不僅是垂釣,今年全市各涉海區市縣分別打造1-2個休閑漁業精品。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你可以親自觀看大連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之一——東方紅鰭鲀——如何出生、搬家,海域獨有的皺紋盤鮑魚的人工房長什么樣……
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業務人員說,將傳統的海產品養殖和大海旅游結合,休閑漁業應運而生。這也是將漁業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旅游業轉向,與城市發展協調,適應現代漁業。
“看海景,吃海鮮,帶海貨”,我們有了“大連海鮮”的名號,如何讓更多的人享受海景、融入大海,是大連海洋產業轉型的新思路。
漁民特寫
一艘船和老趙的一輩子
每天早上5點,天剛剛亮,老趙就打開漁船的發動機,向旅順口區柏嵐子海域駛進,開始新一天的捕魚作業。從做漁民至今的34年里,除了在休漁期停船之外,只要海況允許,老趙都會出海作業,因為大海是他和他的家人最主要的生存保障。
老趙今年已經64歲了,是個土生土長的旅順海邊人,打小就在海邊長大,用他的話說就是“一輩子沒離開過大海。 ”
老趙自小就愛好釣魚。年輕的時候在工廠上班,每到休息的時候,都要到海上釣魚。當時工廠賺得少,老趙索性把休息時間都跑去趕海,再把趕上來的海貨直接拿到街邊擺攤賣,有時候趕海賺的錢比工資還高。
30歲那年老趙下崗了,此時一個朋友要賣船。“那是一艘10馬力的小船,也是我的第一艘船。 ”就這樣,駕駛著這艘小船,老趙成為了職業漁民。因為船的馬力小,老趙只在近海作業。本地新鮮的海貨不愁賣,基本是當天打上來的東西當天就能銷售一空。隨著時間的累積,老趙有了自己的老主顧。過去趕上來的海貨,老趙還得跑到市場上賣,現在他的漁船還沒回岸,前來收購的商販就已經等在了岸邊。
有了船,打到了魚,原本拮據的生活獲得了改觀,老趙一家早早地搬進了樓房。
然而能過上好日子,漁民們卻要比一般的職業付出更多的代價。除了風吹日曬,大海上的不確定性,還增加了漁民這個職業的危險系數。老趙說,經常發生的就是,船行駛了一段時間之后,發動機突然不工作了,還好有電話可以和岸上人聯絡,不然不知道得在大海上漂多久。
老趙的嗓門很大,這或許和他每天露天作業有關,也或許是漁民敞亮的性格最直接的詮釋。 記者孫曉明
漁船整齊地停在漁港
2339億元海洋經濟
2012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23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漁民人均收入達到2.1萬元,比上年增加2700元。
29476平方公里海域概況
大連市三面環海,橫跨渤、黃兩海,海域面積約為29476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2倍多。大連市海岸線東起二坨子,西止浮渡河口,海岸線長2211公里。
251個海島分布
大連現有島嶼251個,面積530平方公里,岸線長840公里。黃海北部沿岸海島主要有:里長山列島、外長山列島、石城列島和大、小鹿島。里長山列島中以大長山島為最大的島嶼,外長山列島中以海洋島為最大,獐子島次之;石城列島包括石城島、大小王家島、瘦龍島等,以石城島面積最大。渤海沿岸主要有長興島、鳳鳴島、西中島、東西螞蟻島、虎平島、豬島、蛇島等。長興島為長江以北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面積223平方公里。
86% 海洋生物
大連海域海洋生物類別和數量分別占遼寧省海洋生物類和海洋生物資源總量的48%和86%,同時也遠高于環渤海其他地區。鮑魚、海參、海膽、扇貝、對蝦、梭子蟹等優勢種為全國稀有種;海帶、裙帶菜、大連灣牡蠣、大連紫海膽、紫貽貝、魁蚶等是大連的地方種。刺參、皺紋盤鮑及櫛孔扇貝的資源量占全省的97.6%。
196座漁港資源
大連市各等級漁港總計196座,其中中心漁港3座,一級漁港5座,達到二級漁港標準44座,三級漁港74座,自然漁港70座。
和東海僅有一馬平川的泥灘海域不同,大連的大海既有如莊河、皮口的泥灘海域,也有黑石礁的礁石海域,還有金石灘的沙灘海域。用海洋學者的專業評價就是“環境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的多樣性”,所以在大連能找到貝殼類、魚類、蝦類等各種海鮮品種。
普蘭店:蚆蛸。黃海沿岸的皮口鎮、楊樹房鎮、大劉家鎮、城子坦鎮海域均盛產。
莊河:牡蠣、雜色蛤。鷺島海洋休閑漁業。
長海縣:蝦夷扇貝、紫海膽,產量占全國90%。
金州新區:毛蜆子、遼參苗種。
旅順口區:皺紋盤鮑,年均產量僅為540噸。旅順口區還產脈紅螺、赤貝等。
“大連裙帶菜”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甘井子區、金州新區、旅順口區和長海縣。
“大連東方紅鰭鲀”(俗稱河豚魚)大連南部沿海均有分布,年產約3000噸。
杏樹屯中心漁港杏樹屯中心漁港據金州城區46公里,東臨黃海漁場。該港是農業部公布的國家級中心漁港。年進出漁港12500艘次,本港最高容納船數1000艘,年卸港量在13萬噸左右。
長海縣四塊石國家一級漁港四塊石漁港位于長海縣大長山島鎮中部塔山南麓。該港有防波堤兼碼頭 146米 , 有一 座40m×9m 浮橋,4個泊位,護岸堤1.825米,漁港供電、供水、供油、供冰設施齊全。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