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天上午,一頭約2.8噸的鯨魚“現身”江北路林市場,長約6米、“腰圍”近3米,牙黃色的鯨須最長的約15厘米、最短的約8厘米,排列得非常整齊,圍觀者說“簡直像板刷”。上午10點多,鯨魚被起吊裝上卡車,下午5點30分左右運到上海東海水產研究所,將被用于制作標本。
在起吊現場,市海監漁政支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頭鯨魚是一艘漁船前天在嵊山附近海域誤捕上來的,當時已經死亡,前天晚上7點多被卸在了路林市場碼頭,碼頭經營戶王先生昨天一大早就通知了他們。
這位工作人員說,去年6月份也有一艘漁船誤捕了一頭長須鯨,在兜售未果的情況下拋在了甬江,后又被潮水沖至碼頭擱淺。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開始吊船只用了一根繩索從尾巴處吊起,但吊到一半發現鯨魚太重,決定用兩根繩索從魚身中部起吊,但仍然難吊起,最后用了三根繩索才將鯨魚吊到了卡車上。
一名姓余的經營戶告訴記者,他在這個水產市場做了10多年,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魚,經人介紹才知道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鯨魚。
市海洋與漁業局專家林先生說,鯨魚一般在黃海和南海比較多見,東海很少見,被誤捕的概率就更低了,他判斷這條鯨魚是小須鯨,小須鯨一般長約6到8米。
記者了解到,2004年以來,共有4頭鯨魚被從寧波送到上海東海水產研究所。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