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祿透露,除了目前黃海造船廠老廠即將交付的這兩艘船,公司還陸續計劃生產6艘相同的大型漁船,組成一只大型的遠洋捕撈船隊。而在黃海造船廠,記者看到,來自青島魯海豐、中泰、金城等漁業企業的20多艘漁船也正在建造中。
位于榮成市石島鎮的黃海造船廠,成立于1949年,是國內有名的船只制造企業。“最近這三年,青島的遠洋漁業發展挺快,每年我們都和青島的一些企業簽訂一批合同,給對方制造三四十艘漁船。”廠區工作人員周先生介紹說。
相關新聞
黃渤海下月起休漁沙子口半數漁船回港
6月1日起,黃渤海將進入為期三個月的休漁期。昨日,記者探訪沙子口碼頭發現,已有四五十艘漁船提前休漁,有的早在十天前已“趴窩”。
記者昨天上午趕到沙子口碼頭時,發現碼頭上已經沿岸停了一排漁船,此前一直在近海收鲅魚的城陽船老大茍先生正在捆扎繩子。他告訴記者,現在鲅魚越來越少,收一船貨很費事,五一前后一天就能收一萬斤,但近期大鲅魚產卵后逐漸北游,海里的資源越來越少,原來在青島近海捕撈鲅魚的河北船、萊州船、江蘇船紛紛回家,海上貨少,往往要五六天才能收一船鲅魚,于是本地不少漁船就提前休漁:“現在出去收鲅魚不賺錢,五一前后收一船能掙十幾萬元,扣除成本凈利潤也接近10萬元,但現在出去一趟只能掙兩三萬元,扣除人工和油錢,剩不到一萬元,沒意思。 ”
家住市北區包頭路的王田祿已經三個多月沒回家了。這三個多月以來,他一直身處離家近300公里的榮成市石島鎮的黃海造船廠,“靠”在兩艘在建的遠洋漁船“魯黃遠漁105號”和“魯黃遠漁106號”上。昨天中午,在黃海造船廠,剛剛檢查完甲板施工的“魯黃遠漁105號”的船長王田祿告訴記者,忙完這一個月,兩艘船交付之后,自己就可以稍微休息幾天了。
現場
初步完工正在加裝組件
“沒錯,這兩艘船就是給青島造的,剛剛在新廠完成合龍沒多久,現在我們老廠組裝各種船上所需的設備。 ”昨天中午,記者在黃海造船廠營銷人員畢小杰和技術工程師于海洲的帶領下來到該廠的建造碼頭。在赤山漁港東側,兩艘龐然大物“魯黃遠漁105號”和“魯黃遠漁106號”被幾根足有人的大腿粗的纜繩牢牢捆住,并排停靠在岸邊,在整個造船廠的碼頭上幾十艘大大小小的在建船只中,顯得頗有氣派。在“魯黃遠漁105號”的駕駛室,電路工人王祖興正在安裝一臺航海GPS。“除了這個,還要安裝雷達和探魚器,這些東西就好比是船只的眼睛,一樣都不能少。有了它們,咱們的船才能在大海上安全順利地航行,同時開展深海捕撈作業。 ”
規模
大個頭一次續航70多天
“我們的漁船在北方地區說起來,絕對是最大個。 ”說起這兩個大家伙,作為黃島區一家遠洋捕撈企業的船長,王田祿不無自豪地告訴記者,這兩條船規格相同,每一條船體的總長度在77.8米,寬度11.6米,光是前后兩部分甲板的總面積就相當于3個籃球場大小。此外,這個船體上下共有6層,高度將近30米,發動機功率高達2300馬力,凈載重量1200噸,滿載時吃水5.4米深,總排水量1950噸,最大航速14節,一次可裝備燃油560噸,續航時間超70天。
“我在黃海造船廠干了有十來年了,說實話第一次見到國內造這么大的漁船。 ”畢小杰告訴記者,船廠承擔的國內外各個廠家的造船任務比較多,一年至少要制造100條大型船只。在他的印象中,以往都是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家會制造比較大的漁船,國內除了南方的上海市有制造過總長超過100米以上的漁船,北方還沒有哪家企業生產這樣的大個頭。
趕工
一個電焊工要忙兩個月
“制造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要花費差不多4個月的時間。 ”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種大型漁船的制造一般要分成幾個固定的步驟,先要按照施工圖紙將船只分成6段,每一個單獨的分段完成之后,再進行合龍。合龍以后就是往船只上加裝各種設備和儀器。 “因為要進行遠洋深海作業,所用的設備也是最先進的。光是一臺雷達就要40萬元,一臺探魚器就要100多萬元。 ”
設備組裝完畢之后,船只就要進行試航,以檢測各項施工和設備是否到位,最后確保無誤再交船。而在這長達4個月的時間里,包括電焊工、鉗工、木工、管道工、電工、輪機工等十幾個工種在內的100多名工人都要奮戰在流水線上。電焊工王監利告訴記者,光是他所負責的工作,就要加班加點忙上兩個多月才能完成。
計劃
6月有望交付駛向遠海
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如果一切順利,用不了一個月的時間,這兩艘船就能交付了。船長王田祿告訴記者,船只交付之后,正好可以趕上秋刀魚的漁汛,預計在今年7月份,50多名作業人員將駕駛這艘“大個頭”,趕赴北太平洋海域。 “每年6到12月份是捕撈秋刀魚的好時間,我們采用燈光誘捕技術,船上裝上130組燈管,總共有3900個,魚情好的時候,一網下去產量差不多有100噸。船上還有三個大型魚艙,一個能裝45噸魚。 ”
秋刀魚捕撈期過去之后,漁船將會返回青島休整,之后在來年的2月份再次出發,前往秘魯、阿根廷附近的西大西洋海域捕撈魷魚。 “一去至少要三個月時間。捕撈魷魚不是用網,而是用釣魚機,一條船上安裝兩套,光是小魚鉤就有上萬個,一個魚鉤平均一次能上三四條大魷魚。 ”
船老大張先生正將一只只蟹籠放到船上,準備近期前往長連島捕梭子蟹。他指著遠處的幾艘漁船告訴記者,碼頭上停靠的不少漁船從5月10日開始就停止出海,主要是因為捕撈大鲅魚的東北漁船、昌邑漁船已停止作業,“五一”送禮高潮已過,市場銷售不好,只好提前休息。“還有一些收立蝦的漁船,因為今年立蝦少,4月26日就提前歇著了。”正在碼頭上卸貨的船主段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有四五十條漁船提前休漁,占了碼頭漁船總數的一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