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5月16日,泰安日報記者從市法制辦獲悉,我市第123號市長令公布了《泰安市泰山赤鱗(螭霖)魚保護管理辦法》,自6月1日起施行。據悉,這是山東省首個就某種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管理而制定出臺的地方規范文件。
辦法規定,在泰山赤鱗魚保護區內,嚴禁直接或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水、垃圾以及其他破壞溪流水源水質等水環境生態平衡的活動;禁止在保護區內游泳、洗澡、洗滌衣物和使用高殘留化學農藥;嚴格限制建設向外引調水工程和新建、改建、擴建除保護水源以外的工程項目等。同時,實行泰山赤鱗魚馴養繁殖許可制度,凡從事泰山赤鱗魚養殖的單位和個人,應向市水利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單位批準方可養殖。繁育泰山赤鱗魚苗種,必須經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單位批準后方可進行。
據了解,泰山赤鱗魚是泰山獨有的特產,為我國魚類珍品,與富春江的鰣魚、青海湖的湟魚、渤海的油魚和弓魚,并稱為我國五大名貴貢魚。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農大和水利科研部門的支持下,泰山赤鱗魚實施人工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有養殖場處30余處,商品魚年產量30萬尾。目前,泰山赤鱗魚已經進入地理標志產品的申報程序。同時,通過立法對赤鱗魚進行保護,將更有利于該物種的延續和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