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6月11日,正值端午佳節,一艘滿載臺灣觀賞魚、冷凍秋刀魚、甲魚以及花龜的貨輪停靠在廈門同益碼頭。下午6時許,所有貨物已卸離貨輪,等候多時的廈門東渡檢驗檢疫局人員隨即進行現場檢驗檢疫,合格后當即予以放行。據統計,截至6月13日,東渡口岸進境臺灣水產品和水生動物已達144批次、5805.71噸、553.6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8.45%、1034.30%、480.43%。其中,以冷凍水產品(以冷凍秋刀魚為主)增長最為迅猛,進境78批次、5526.50噸、463.05萬美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3.39倍、22.22倍和21.47倍。
臺灣進境水產激增主動作為密不可分。近年來,東渡局大力推行“七天工作制、24小時預約”的工作機制,做到無假日、全天候約檢。今年上半年東渡局僅服務對臺水產檢驗檢疫一項就出動工作人員60批次,累計加班近140小時。堅持“同等優先、適當放寬、風險可控”的對臺工作要求,創新檢驗檢疫模式,簡化工作流程,全面提高通關速度。東渡局采取全力促成臺灣觀賞魚專船直運檢驗檢疫模式,僅“隨約隨檢、船靠人到”一項措施就為企業減少了約300小時的待檢時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