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泥鰍是一種常見的小型水產品,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具有補中益氣、消渴利尿、解毒收痔等多種藥用功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飲食的多元化、健康化,泥鰍在國內市場上廣受歡迎,價格持續攀升。
開展泥鰍高效養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懷遠縣泥鰍產業自2003年起步,目前養殖面積發展到近5000畝,其中:稻田養殖近4000畝、池塘養殖1000畝。2006年泥鰍養殖總產量達到1200噸,出口230余噸。全縣已建立稻田和池塘養殖泥鰍示范基地13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孔津湖稻田生態泥鰍養殖示范區,該核心區稻田生態養殖泥鰍1500畝,另有池塘健康養殖500畝。
主要做法:(一)制定發展規劃,爭取多方支持
2003年4月,懷遠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無公害泥鰍生產的意見》的文件,并頒布實施了“懷遠縣無公害泥鰍產業發展規劃”。蚌埠市政府也將懷遠縣的泥鰍產業列為市“十一五”漁業發展重點產業加以扶持。并確立了以加強技術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設為突破口,輻射帶動全縣泥鰍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
(二)培育龍頭企業,加快產業升級
我們通過招商引資,積極謀劃,建立了懷遠縣漁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加強與水產院校、科研單位、出口經銷商的合作,進一步完善苗種繁育基礎設施,擴大苗種生產規模,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發展自身的同時,增加帶動農戶的收益,壯大泥鰍產業經濟。
(三)加強技術攻關,突出苗種帶動
由于前幾年過度捕撈野生泥鰍造成目前泥鰍野生資源量的減少和品質的下降,為了抓好泥鰍苗種的繁育工作,漁業科技公司和縣水產局合作,共同研究,在泥鰍苗種的規模化繁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6年1月泥鰍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鑒定。總投資460萬元的我國首家以泥鰍苗種繁育為主的鰍科魚類良種場目前已全面竣工。該場占地500畝,設計年產泥鰍苗10億尾,今年5月份即可投入生產。該場可帶動當地農民開展6000畝稻田生態養殖和池塘泥鰍養殖,年產優質商品泥鰍5000噸以上,合同出口1500噸,年創社會效益1億元,出口創匯600萬美元。
(四)強化質量管理,積極開拓市場
懷遠縣在發展泥鰍生產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樹立質量和標準意識,強化質量監督和標準體系的建立,并按出口標準組織生產和管理,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檔次。2005年縣水產局組織牽頭成立了“懷遠縣泥鰍養殖協會”,吸收全縣泥鰍養殖戶280多戶為會員,要求他們嚴格執行泥鰍養殖技術操作規程,加強生產過程中苗種、飼料、藥品及水質等檢驗和監測。
縣水產局在市場開拓方面,一是積極幫助企業申報、辦理泥鰍出口相關手續。目前已有1家辦理了泥鰍自主經營出口權,并于3月份自主出口韓國商品泥鰍50噸,改變了過去全部依賴出口經銷商的局面;二是組織協會、企業和營銷大戶積極推介懷遠泥鰍產品。目前,我縣在上海、南京、杭州、武漢、無錫、天津、大連等城市建立了泥鰍銷售網點,價格比本地高出30%—50%。
(五)抓好技術服務,強化示范引導
2003年以來,縣水產技術推廣部門共舉辦技術培訓班55期,培訓人員達2400余人次,建立示范基地13處,面積達3000畝,分布在全縣水產養殖重點地區,具有很強的示范帶動作用。如馬城鎮孔津湖示范區稻田養殖面積達2萬多畝,現發展勢頭強勁,2006年已開展泥鰍養殖2000畝。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