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有人在腥臭烏黑的河溝中捕魚,這些魚如果流入農貿市場,就會直接上老百姓的餐桌,危及健康,該曝曝光。”4月11日上午,記者在?趪d大道東段采訪時,有一名市民指著美舍河對記者如是說。
通過這名市民的指點,記者來到美舍河與國興大道交匯處的一座橋邊,看見一個年齦大概50多歲的老漢,正在起網。記者還看到,河水中還漂著1尾魚肚泛白的死魚,橋邊上的一只網兜里裝著5條鮮活的羅非魚。
操廣東口音的老漢告訴記者,一天可捕30至50斤,陰天由于魚缺氧僅浮在水面上難上網,只能捕幾斤。當記者質問其這些黑水中的魚能否食用時,他有些警覺地說,這些魚只是喂貓喂狗而已。
市民懷疑受污染魚流入市場
正在附近綠化帶上工作的一名市民說,他經?吹竭@條河里有人在大白天捕魚,主要是用魚網和魚簍捕撈。他說,這些撈上來的魚很可能都拿到附近的農貿市場販賣。記者在該路段看到河中水質泛黑,水上漂著一些生活垃圾,有無數泡沫從黑水和浮泥中溢出后破裂,另外還散發出陣陣腥臭味。記者隨后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該段河底未清淤,水質未凈化。
專家:盡量別吃污水里生長的魚
從污濁的污水中捕撈上來的淡水魚能否食用?4月11日,記者電話采訪了海口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該會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說,由于排放到美舍河中的生活污水的長期污染,導致河水水質確實很臟,河中的魚在污濁的臟水中生存,肯定會吸收有害物質。人食用這種魚后,有害物質肯定會間接侵入人體,不利于人體健康,應盡量別吃這種臟水中長大的魚。
他說,以前有關部門曾就美舍河、東湖、西湖一帶有人撈魚販賣一事進行過制止和管理,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監管不力,一些人受利益驅動,使這些魚時有流入市場的現象。
老漁民教識別被污染魚的方法記者昨天下午前往?跂|門市場請教一名老漁民在購買魚貨時如何識別受污染的魚。這位漁民說,從潔凈的水中長大的魚與污水中長大的魚有很大不同,主要差異有兩點:一是魚鰓顏色上的差異,受污染的魚的魚鰓顏色不是呈紅色而是深紫色且污垢多;就羅非魚來說,其魚鱗色澤也不一樣,受污染的魚的鱗片邊緣呈灰黑色,而一般的羅非魚則不明顯。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