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5月2日,意外死在長興島水域的大型中華鱘估計為工程船用螺旋槳所傷。專家表示,僅2006年11月至今,長江流域已有9尾3米以上規格的成年中華鱘被發現,僅1尾仍存活,保護長江口水域生態環境的警鐘再次敲響。
5月2日,一條身長3.37米的巨型中華鱘遺尸長興島,發現時尸身已經開始腐爛。5月3日,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會同有關專家對這尾罹難中華鱘進行解剖和檢驗發現:鱘體在1.77米處被利器一分為二,切痕明顯;體表皮膚、鱗片(骨板)、鰭正常,沒有其他傷病灶和寄生物;心臟、消化道、肝胰腺和膽囊等其他臟器形態結構正常。排除了疾病、饑餓等因素,專家分析認為,這條鱘估計是工程船用螺旋槳所傷,死亡時間約有3±1天。死亡年齡初步估計20歲以上。
專家指出,長江口是我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河口濕地生態系統之一,是中華鱘等許多重要洄游性魚類攝食、棲息的重要場所;在維持生物多樣性、瀕危物種保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近年來,隨著涉水工程增多、過度捕撈加劇及環境污染等因素,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面前極大壓力。據了解,僅2006年11月至今,長江流域已有9尾3米以上規格的成年中華鱘被發現,僅1尾仍存活。專家因此指出,保護相關水域環境刻不容緩。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