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對出口加工企業來說,兩頭在外的生產銷售模式,可能使OEM企業對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銷售都無法把控,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單純出口加工商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國聯水產[-3.04% 資金 研報](300094.sz)試圖通過打通全球供應鏈走出這一困境。
7月12日,國聯水產發布中期業績預告,公告顯示,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上升100%至107.20%,未經審計的盈利區間約為0萬元至500萬元。而去年同期為-6944.81萬元。國聯水產在一年內實現扭虧,在美國的 SSC公司貢獻頗豐。
SSC 公司成立于1983 年,是位于美國加州有著30 年的歷史水產品配送分銷商,擁有分別針對美國亞裔市場,和美國主流白人市場等不同市場的多個品牌。SSC所擁有的經驗豐富及穩定的經營團隊和品牌優勢、成熟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大量穩定的供應商,終端直銷配送能力以及龐大的客戶群都是國聯水產拓展全球供應鏈和營銷渠道的重要資源。2012年2月國聯水產完成了對美國SSC公司的收購,開始由單純的對蝦出口加工業務向品牌建立和營銷拓展,在美國建立了針對超市領域的品牌“O’good”以及配送領域的品牌“O’fresh”,并著力建設針對主流超市的品牌“Icook”。國聯水產董秘郭文亮表示,根據目前的銷售狀況,SSC 公司2013 年有望完成1.5 億美金的銷售。
事實上,中國上百家水產企業出口美國,國聯水產是唯一一家擁有自己獨立渠道(美國子公司)的公司,而在美國主要的水產貿易和渠道公司中,SSC 是唯一有中國加工出口基地支撐的公司,兩者具有較好的協同效應。SSC是全球采購,在中國也有上十家羅非魚的供應商,因此SSC 能整合全球的采購資源,同時通過其本身美國公司良好的商譽,也能協助國聯總部進口一些產品,為全球運營提供基礎。
國聯水產全球化經營思路對其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提升整體毛利率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人民幣始終保持升值,國聯水產一方面會加大美國公司采購的份額,利用美元貶值抵充,另外也會加大進口業務抵充人民幣升值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