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商務部日前發布消息,2007年7月1日,《中巴自貿協定》關稅減讓進程將全面啟動。該協定是在胡錦濤主席和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和巴基斯坦商務部長胡馬云于2006年11月在巴首都伊斯蘭堡簽署的。今年6月1日,雙方換文確認完成各自國內批準程序。
協定實施后,通過逐步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雙方可望進一步擴大各自優勢產品向對方的出口,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兩國的企業帶來大量商機,為消費者帶來眾多實惠,還將為中巴傳統友好關系注入新的內涵,并為我國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構建和諧世界樹立新范例。
根據《中巴自貿協定》,中巴兩國將分兩個階段對全部產品實施降稅。第1階段在協定生效后5年內,雙方對占各自稅目總數85%的產品按照5種類別,以不同的降稅幅度實施降稅。其中,3年內,雙方將約占各自稅目總數36%的產品關稅降為零。中方降稅產品主要包括畜產品、水產品、蔬菜、礦產品、紡織品等,巴方降稅產品主要包括牛羊肉、化工產品、機電產品等。
第2階段從《中巴自貿協定》生效第6年開始,雙方將在對以往情況進行審評的基礎上,對各自產品進一步實施降稅。目標是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在照顧雙方各自關注的基礎上,使各自零關稅產品占稅號和貿易量的比例均達到90%。
除了貨物貿易自由化外,協定也就投資促進與保護、投資待遇、征收、損害補償以及投資爭端解決等作出了規定,這將雙向投資產生積極的推動。另外,協定還就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技術性貿易壁壘、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等作出了詳細規定。目前,《中巴自貿協定》服務貿易談判正在進行之中,雙方已于今年4月舉行了首輪談判。
根據《中巴自貿協定》降稅安排,今年7月1日,雙方各有約4000個8位稅號的產品相互降低關稅,總體減讓幅度在10%左右(可登陸商務部網站www.mofcom.gov.cn查詢)。兩國企業有望通過有關產品準入條件的改善,利用優惠關稅有效擴大雙邊貿易。對于我國企業來講,為了用足、用好《中巴自貿協定》的各項優惠措施,首先,應該通過政府網站等各種渠道充分了解協定的相關規定,掌握關注產品的降稅信息,如降稅清單、降稅時間、降稅幅度等。其次,企業應該與當地的海關、質檢等自貿協定執行單位保持密切聯系,了解申請、核查、簽發優惠原產地證書的有關程序和規定。此外,企業在享受協定優惠關稅進出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可向政府主管部門及時反映。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