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育下,瀕臨滅絕的新疆大頭魚在阿克蘇市一次性人工繁殖成功32萬尾,預計今年八月向天然水域放流。
新疆大頭魚又名扁吻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是中國的特產魚類,也是世界裂腹魚中的珍貴物種,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從2000年開始由農業部投資200萬元建立新疆扁吻魚原種廠以來,在阿克蘇地區水利局的管理下,種魚從最初的20條發展到現在的90條。但繁殖后代問題成為一個老大難。經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苦心鉆研,終于在2006年人工繁殖成功,于今年4月至目前分三批,在80萬粒魚卵中孵化出39萬尾小魚苗,存活32萬尾。這為規模繁殖裂腹魚類積累了成功經驗。
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人銘:“我們相信,通過我們這幾年的工作和今后的一系列努力,新疆大頭魚這自然種群數量會得到逐步恢復。這種魚的保護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得到實現的”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