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日前從市經貿委了解到,青島水產品加工繼續保持較大優勢,以較快較好的發展速度,鞏固了在我市農產品加工中“頭把交椅”的位置。今年,我市將重點發展優質魚蝦貝類等
地產海珍品深加工,使青島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青島農產品加工近年來形成了四大優勢產業,即糧油、畜禽、果蔬、水產,而水產可謂是優勢中的優勢。統計顯示,2006年,糧油、果蔬、畜禽和水產四大優勢產業分別完成銷售收入82.4億元、47.9億元、73.5億元和92.7億元,占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的27%、15.7%、24.1%和30.4%。由此可見,水產品加工幾乎占到了整個農產品加工的三分之一。
市經貿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將加大創新力度,依托區位優勢,鼓勵龍頭企業在做好水產品來料加工的同時,加大海藻、魚油、魚骨等原料海洋產品的開發力度,突出發展糧油、畜禽、果蔬、水產四大優勢產業,力爭年實現銷售收入390億元,出口交貨值160億元,稅金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15%和18%以上。其中,水產仍將發揮急先鋒的作用。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因區位優勢等條件影響,水產品加工一直是青島農產品加工的“王牌”產業,不過近年來不少農產品加工企業已不滿足于單純利用一張王牌闖市場,尤其是部分龍頭企業,在注重發展規模的同時非常重視產品結構調整,如青島佳元等通過多元化經營,逐步形成了蔬菜、畜禽、水產鼎立的新格局。不過在當前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水產品加工仍是“拳頭”,其競爭優勢正從以往單純追求數量和規模效應向質量效應過渡,其突出表現在,近年來水產品深加工能力顯著增強。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將繼續發揮水產品加工的競爭優勢,多措并舉,做好深加工文章,將著力推動海產魚加工、蝦蟹類加工、貝藻類加工相關企業的發展。具體措施為:
——以城陽區和膠州市為重點布局優勢區域,積極研發以海水養殖魚類、遠洋捕撈魚類的超低溫速凍、物流保鮮和干燥等技術,開發海水魚類加工新產品;加強海洋魚類加工副產品的綜合開發利用;建立完善海洋魚類生產、加工和物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建設紅福集團2.5萬噸水產品和浩源集團膠原肽生物加工項目。扶持佳元集團、山東大洋集團、億路發集團等重點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年內,新增海產魚精深加工能力4萬噸;
——以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和即墨市為重點布局優勢區域,推廣應用原料蝦蟹的質量控制技術、蝦蟹新產品的超低溫速凍技術和保鮮技術,開發新型生物保鮮劑,利用蝦蟹加工廢棄物開發甲殼質和甲殼胺類系列精深加工產品。加快亞是加食品公司蝴蝶蝦加工項目建設。年內,新增蝦蟹類精深加工能力8000噸;
——以嶗山區、城陽區和膠南市為重點布局優勢區域,研究開發養殖貝類的生物危害檢測、凈化、保鮮、保活和活性物質提取技術以及新型貝類產品;推廣應用藻類危害物脫除與檢測技術、活性物質提取技術,大力開發海藻食品、海藻膠、海藻保健品、海藻化妝品;加強貝、藻類加工標準體系與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確保浩源集團5000噸貝類調理食品加工項目建成投產,做強做大明月海藻集團藻類加工企業。年內,新增貝藻精深加工能力1萬噸。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