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福建寧德檢驗檢疫局15日披露,素有“大黃魚之鄉”美譽的寧德1-7月共檢驗檢疫出口水產品7.8萬噸、4.4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52.7%、67.1%,保持較大幅度增長。
分析指,寧德水產品對香港市場出口量今年穩步提升,出口產品以魷魚、白鯧、蟹身、鯊魚等海捕水產品為主,二季度隨著傳統養殖水產品大黃魚開始出口香港,香港市場全面打開。目前,香港市場穩居寧德水產品出口量第一,1-7月共出口香港水產品1.3億美元,同比增長60%。
此外,受益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和服務貿易協議的積極因素影響,臺灣市場也異軍突起,出口量猛增。寧德企業積極開拓臺灣市場,打破以往單一出口粗加工附加值低的凍魚產品的格局,轉而出口干貝、蟹身、魷魚塊、干蝦皮等精加工附加值高的干制品和凍魚制品。1-7月寧德輸臺水產品4272.9萬美元,同比增長162.6%。
與此同時,寧德水產品出口的部分市場也出現下滑和萎縮趨勢。如水產品出口主要市場印度尼西亞,受鯖魚、鰹魚等海捕原料供應不足和休漁期影響,1-7月出口印度尼西亞水產品3326.4萬美元,同比降低11.3%。
寧德水產品出口傳統市場韓國也出現持續低迷。上半年,韓國提高對大黃魚產品的檢測比例、增加監測項目,影響了大黃魚產品的通關速度,輸韓大黃魚出現銳減,前7月出口量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
寧德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多數出口企業已開始轉型出口帶魚、小黃魚、河豚等受韓國市場青睞的海捕水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