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江蘇省第一季度從歐洲進口鰻魚苗1560萬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5%(《揚子晚報》4月27日消息)。讀罷這條新聞,心中不禁一愣,一直以為長江入海口鰻魚苗雖不再旺發,但還不至于滿足不了江蘇市場。誰曾想,素有“軟黃金”之稱的長江鰻魚苗如今已銳減到連產地都需要進口的地步。
長江入海口天然鰻魚苗曾經年年旺發,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被人發現其利用價值,漁民就開始狂捕濫撈,幾年后數量漸少,價貴如金,10年后更是日見稀少,十網九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現今一些養殖企業竟不惜重金從歐洲進口鰻魚苗。長江口鰻魚苗從興到衰,時間之短讓人咋舌和震驚,它正無情地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也許用不了多少年,長江鰻魚苗會和中華鱘、白鰭豚、刀魚一樣,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長江入海口鰻魚苗資源如此現狀,讓人不得不對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在鰻魚苗產銷環節上的寬松管理產生疑問。可以想見,假如長江口萬船云集的捕撈場面不是歲歲壯觀,這鰻魚苗能衰竭得那么快嗎?面對進口鰻魚苗背后的危機,我們在大聲疾呼的同時,最關鍵的是我們拿什么來挽留和拯救這種十分寶貴的天然水產資源。作為門外漢,筆者管見:可否采用冬春兩季禁捕鰻魚苗的辦法,給長江口鰻魚苗的復蘇創造一個條件?可否更大力度保護母親河水質,為鰻魚苗的長遠繁衍營造一個環境?可否從源頭抓起,使鰻魚苗的捕撈產銷走上法制化、規范化道路?
鰻魚苗雖小,卻與我們的生存環境有著太多的聯系。警報再次拉響,亡羊補牢再也容不得半點拖延、虛浮和草率。期待著鰻魚苗在我們這代人手里是旺發而不是消失,讓我們的管理部門、漁民群眾和相關人士為此共同努力。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