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泰安市政府日前專門出臺了《泰山赤鱗魚保護管理辦法》,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捕捉、馴養、收購、運輸、攜帶、出售野生泰山赤鱗魚,促進泰山赤鱗魚資源的永續利用。
泰山赤鱗魚被譽為“泰山之寶”,以其肉質細嫩、味美不腥、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與富春江的鰣魚、青海湖的湟魚、渤海的油魚和弓魚,并稱為我國五大名貴貢魚,也是山東省重點保護的唯一淡水魚類品種。
近年來,泰安市在保護泰山赤鱗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摸清了泰山赤鱗魚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學特點,積極開展了人工養殖、繁育,建立了泰山赤鱗魚保護區、原種場和養殖基地,打破了“泰山赤鱗魚不下山”的神話。目前,全市赤鱗魚養殖場已達40余處,年產商品魚20萬尾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但在泰山赤鱗魚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養殖、繁育不夠規范,經營混亂的問題。為加強對泰山赤鱗魚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促進泰山赤鱗魚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泰安市制定出臺了該辦法。辦法規定,在泰山赤鱗魚保護區內,嚴禁直接或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水、垃圾以及其他破壞溪流水源水質等水環境生態平衡的活動。同時,實行泰山赤鱗魚馴養繁殖許可制度,凡從事泰山赤鱗魚養殖的單位和個人,應經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單位批準。繁育泰山赤鱗魚苗種,必須經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單位批準后方可進行。
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專家說,《泰安市泰山赤鱗魚保護管理辦法》也是目前我省首個就某種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管理而制定出臺的地方規范文件,這對于推動全省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開發利用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