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根據農業部的統一部署,山東、河北、遼寧、天津三省一市的渤海海域從6月16日起開始伏季聯合休漁。據了解,近3個月的伏季休漁不會影響水產品市場。
天津有近800艘漁船進入伏季休漁,漁業部門將從"船靠港、網入庫、人上岸、證集中、無違規"等方面嚴格限制漁船進出。對擅自出海作業的休漁漁船,根據《漁業法》規定最高處以10萬元的罰款,同時水產市場銷售非法捕撈漁獲物也將受到嚴厲處罰。
從2004年開始的渤海伏季休漁,已經開始使這一海域的生態環境出現好轉,漁業資源逐漸得到恢復。現在,位于天津境內的渤海海域的水產品產量比往年提高了30%。因此,漁民們也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的完全贊成。
天津北塘的一位漁民說,前幾年不休漁的時候,那些小魚小蝦打上來都浪費了。通過這幾年每年的休漁,漁民們也得到了實惠。"往年我打魚的純收入每年15000-20000元,這兩年已經達到30000多元。"
天津市水產局副局長李文抗介紹說,目前,天津的水產品市場上,產自渤海的捕撈產品只占兩至三成,因此,休漁并不會對水產品市場造成影響。有關部門還會組織南方的一些貨源供應市場,價格上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另外,目前天津市場上淡水魚類品種占據比重較大,渤海灣有不少海水養殖的螃蟹、對蝦、梭魚等也能保證不間斷供應,再加上休漁期間已有的庫存大量投入市場,可以保證伏季休漁期間的水產品供應。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